“奸賊,國家大事便是壞在這些奸佞小人手上,派人半路打斷他手腳,我看他還能不能到皇上面前進讒言……”
汪芷怒了,很有些準備劍走偏鋒的味道。
李孜省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身後有無數相同經歷的“傳奉官”,匯聚起來也是一股相當不小的力量。
雖然不足與清流抗衡,但煽風點火,把水攪混,借親近皇帝之機進讒言壞了眾人的好事卻是不在話下。
而且此時距離早朝的時間已相當近了,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方法阻止此賊進讒言。
方唐鏡攔道:
“等等,李孜省,此小人也,如同毒蛇,打蛇不死必受其患,故不可輕動。讓我想想……”
小人是與奸臣不同的兩種生物。
奸臣目標遠大,乃是以把持朝政為目的,斂財什麼的是次要目標,排除異己是主要的手段,不過奸臣多少還是在乎名聲政績,講些為官規則的,多是在規則之內動手。
小人則是目光短淺之輩,以中飽私囊為目的,政治什麼的並非不關心,但也只侷限於是否對自己有好處這一點上,排除異己並不十分積極,但小人記仇,對付異己則是不擇手段。
因此小人要比奸臣難纏得多。
李孜省作為“傳奉官”的老大,天然就是這一群佞幸小人的領袖,汪芷若是動手,只會招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在方唐鏡前世的歷史裡,汪直的垮臺就跟李孜省和尚銘的勾結聯手進讒言有莫大關係。
因此方唐鏡並不贊同汪芷的辦法,對付李孜省和尚銘這等小人,不動則已,動則絕不能給他們翻身的機會。
“還想什麼想,沒時間了。”汪芷大急。
“不會,我們的時間還算充裕。”方唐鏡還在想著,隨口回答。
“你……現在都已經丑時末了……”汪芷跺腳
大明早朝,一般規定凌晨寅時初三時),大臣們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聲敲響之時,大臣們要排好隊。
凌晨卯時)五點,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御史清點人數,登記是否有人遲到失儀之類,這就是“點卯”的由來。
接著皇帝駕臨太和殿,百官三呼五拜行禮。
禮畢,朝會正式開始,有事奏事,無事退朝。
而李孜省若是要阻止此事,勢必要在卯時之前見到皇帝,也就是說,在百官面聖之前見到皇帝才有機會,所以他勢必會利用東廠的特權,先一步向皇帝傳達自已拜見的意願。
錦衣衛和東西廠都有一個特權,宮門未開時,可以透過宮門的門縫傳遞情報送呈皇帝,且即時呈送皇帝瀏覽,這是大臣們所不具備的優勢。
所以汪芷說打斷李孜省的腿,主要目的就是阻止李孜省遞信。
“我知道,現在不必阻止李孜省向宮裡傳信,相反,須得讓他儘快見到聖上。”方唐鏡心裡已經有了一個方案,還在琢磨細節。
“你……葫蘆裡賣是的什麼藥?”汪芷知道方唐鏡不可能在如此大事上犯糊塗,不過對於方唐鏡的決定,自己糊塗啊。
“你想想,連聖上自己都不願獨自面對百官的彈劾,他李孜省就算他能說動皇帝,何德何能可以頂得住百官攻勢?”方唐鏡反問道。
“可皇帝並不願意撤銷東廠,加之李孜省又並非是自己一個人,朝裡如此多傳奉官同時造勢,也是一股相當強大的力量。”汪芷不同意。
從成化皇帝的角度看,他當然不願意撤了東廠,這相當於皇權極大地被削弱,任何一個皇帝都不願意看到。
但此時可謂天下皆反,也由不得皇帝不同意,所以若是李孜省一方力主反對裁撤,皇帝便有了藉口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李孜省需要時間串聯組織人手來抗衡清流,但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因此若換了你是他,會如何做?”
汪芷蹙眉,若是換了自己的話……過了一會,汪芷不肯定地道:
“你是說,李孜省會勸皇帝不上朝,給自己一些時間?”
方唐鏡點頭道:“這是目前反派能做到最好的辦法,他們需要時間來組織力量,不需要太多時間,一天就足夠了。”
這個……皇帝會答應嗎?
會的,皇帝放大臣們的鴿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再多一次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