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瞞諸位,李知府已經傳話過來,萬閣老給吏部打過招呼了,這江泉縣的下一任知縣,就是我,我…呂世安。”
此時呂縣丞面對各房的輪番敬酒,已經有了八九分酒意,說話間舌頭也有些大了,
下一任縣令啊,從七品到從六品,連升兩級。
萬閣老一句話,能頂別人一萬句!
呂縣丞真真是抱了條好大腿啊,咱們也得把這條大腿抱緊嘍。
“恭喜呂大人,賀喜呂大人。”
眾人又是連綿不絕的恭賀敬酒,呂縣丞雖然海量,也是喝得高了,整個人暈乎乎的。
不過呂縣丞雖然暈,有些事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當吏房賓典吏上前敬酒的時候,呂縣丞便拍了拍賓典吏的肩膀,同時使了一個眼色,直到賓典吏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呂縣丞這才滿意的喝下了敬酒,然後便在兩位姿色頗為可人的婢女攙扶下,進了裡間“醒酒”。
主角都醉得差不多了,大傢伙對著一個喝高了的人再大加奉承就沒甚意思了。
於是話題就轉移到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上。
“照我說,現在咱們最要緊的,還是儘快把銀子從土鱉師爺那裡拿回到咱們手裡。”
說話的當然是吏房賓典吏。
賓典吏今年五十九,仕途已經到頭,是沒多大作為了,最惦記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有兩個:
一個就是呂縣丞許諾的,若是他能從周縣尊那裡把這次募捐的銀子撈出來,便讓他兒子接替吏房典吏這個職位。
這很好理解,呂縣丞要跑官,尤其是搭上的還是萬閣老這條線,什麼人有什麼價,這銀子花的,海了去了,不弄點回本,自己也快撐不住了。
第二個就是賓典吏本身應該在這次募捐的銀子裡所得的那份,要儘快拿到手。
賓典吏人老成精,吃的鹽都要比別人的米多,遇事多計,大家有事往往多找他商量。
一來二去,賓典吏便成了眾人的“智囊”。
這次六房抱團給方唐鏡來個下馬威,就是他給呂縣丞想出的主意。
賓典吏說的,本就是眾人最關心的事,立刻就引起了眾人的一致共鳴。
不要說六房的人,就是主簿彭維遠,典史鄒漢元兩位對此也是十分關心。
按照大夥心知肚明的規矩,他們能分到手的那一份,只比六房的頭腦們更多。
可現在周縣尊似乎明裡暗裡的冷落了他們,所以能不能分潤,能分多少,都是每天晚上最令人輾轉反側的煩心事。
人都是現實的,沒有誰比誰傻叉,呂縣丞即便能成為下一任縣令,也是需要時間的。
若是等到呂縣丞成了縣令才討要這筆銀子,怕是夜長夢多,還是儘快落袋為安好哪!
呂縣丞的事終究不是自已的事,自家的銀子放在別人袋裡,才是實實在在的剜心割肉。
更何況,呂縣丞也有一份在裡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