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8章 果如其言

王恕正揹著手在來回踱步。

方唐鏡快步上前行禮,“見過老叔。”

王恕擺手道:“賢侄不必多禮,你認出老叔不吃驚?”

方唐鏡看出王恕心焦,不由故意輕鬆地道:

“老師是出了名的天煞孤星,能跟他老人家義氣相投的,南京城除了老叔還能有誰。”

“小子嘴甜,幫老叔看看潭裡的水到底有多深?”王恕哈哈一笑,心頭稍寬。

“這是今日搜到的科舉舞弊案證據,你看看。”王恕指著桌上的三本刊物,示意方唐鏡自己看。

第一本是《考前時文精選》,第二本是《最新時文精選》,第三本是《秋闈時文薈萃》。

第一二本乾乾淨淨,墨香猶在;第三本則是血跡斑斑,又皺又破。

第一第二本除了封面外,裡面的內容完全一樣,洩露的考題第一篇是“子不如怪力亂神”,第二篇是策論“論江南之紡織”以及後面的第六篇共計三篇文章。

但第三本就完全不同了,這一本洩露的考題可謂是全方位的。

第一篇題目赫然就是“配天”,第三篇則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第四篇則是“自欺如惡惡臭”,第七篇則是“論江南之紡織”,第九篇,第十一篇,第十七篇……

這一本薄薄的本子,裡面只有二十道題目,卻竟將科考的七道題目全部一網打盡在內,任誰也得目瞪口呆。

方唐鏡快速看完,放下刊本,略一沉吟便說道:

“第一,二本刊物乃是故佈疑陣,為轉移視線而設,真正重要的乃是第三本,小侄大膽推測,有能力全部洩露考題的,乃是本屆正主考官。”

“不會是正副主考聯手作弊?要知道,出題可是兩個人的事,若非事前商定,焉能在考前就將題目洩露出去?”

王恕的分析很有道理,正常人都會如此想,兩名主考官分別出題,若不是事前商定好,除非其中一人能未卜先知,否則斷不會知道對方會出什麼題目的。

方唐鏡道:“理論上不排除這個可能,但小侄知道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人心甘情願,且不知不覺地做到,本人想要對方出什麼題就出什麼題。”

除非是妖法,否則王恕斷然是不信的,於是方唐鏡便叫人拿來四書,當場實驗。

方唐鏡的理論是有依據的,六度分隔理論告訴我們,“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推而廣之運用到決定考題這方面來,也就最多六個步驟,便可以讓人不知不覺中按照你指定好的句子出題。

第一步,方唐鏡將四本書背面朝上,對王恕說道:“老叔,四本書全部背面朝上,您老任選一本出題,這樣很公平吧?”

這樣當然很公平,王恕不需多想,隨手取過其中一本,翻過來一看,乃是《大學》。

第二步,方唐鏡又對王恕說:“老叔,按考場規矩,正副考官出題時,是不是其中一人負責翻書,另一人出題。然後下一題的時候這次序就反過來?依此類推?”

“沒錯,如此方顯公平,能最大程度避免考生押題,以及事先洩題的可能。”

方唐鏡接過《大學》這本書,隨手一翻,然後倒扣在書桌上道:“好了,老叔請自看。”

王恕拿過方唐鏡翻開的書頁一看,頓時雙目大睜,不敢相信!

翻開的,正是《大學》第二章,也就是考題“自欺如惡惡臭”所在頁面。

他親眼看到方唐鏡只一翻而已,這就翻到了想要的頁面?

這是如何做到的?

“老叔,這真不難,無非眼準手準而已,老叔獨不記得《賣油翁》此文乎?無他,唯手熟耳。”方唐鏡信心滿滿地補充道:

“若老叔不信小侄,不妨傳幾名錢莊朝奉來此一試,當面擺一疊銀票,隨你要其一次取出多少張銀票,只要讓他們上手一掂,絕對不會出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