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衷腸
眾商人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十九萬兩?
太出乎意料了。
才十九萬兩?
這簡直是白菜價。
當然,也要承認,三成絕對是良心加友誼加老鄉價。
貴麼?
若是按照原價來,當然不便宜。
可這是整個直隸區整整五年的總代,即便原價十八萬兩,折算到五年裡,每年也就相當於不到兩萬兩,算是相當便宜了。
比之當初的“救災扶貧基金會理事”,那才只是一縣之事,這次是整個北直隸的商機,明顯利潤更要大出好多倍,不論人口數量還是經濟底子,單單京城這一塊就不止值得這個數。
更何況這一次每個單獨的牌照只收六萬兩,絕對是人生最大的暴富機會。
一旦錯過,這可是天打雷劈,一輩子不會原諒自己的事。
最重要的是這個“聯合竟價”,等於就是預設了大家一起合作拿下這個代理權嘛。
眾商人互相打量一眼,都他嬢的滿臉堆笑,簡直是撿到了天上掉的寶貝一般,能不能嚴肅點,快二十萬的大事,咱們得好好協商一番。
“不急,你們商量出一個結果再告訴我就可以了,最好你們自己組織起一個理事會,分清權責,有一個章程才好辦事。”方唐鏡提醒。
所謂的理事會,當然是按照出份子多少決定話語權,這一下,眾人便笑不出來了。
回想之前那次“救災扶貧基金會”的理事推舉,能坐上去的現在可都已經是鄉賢,有權有錢有名,都已經走上人生巔峰了好不好!
錯過了一次,可不能錯過第二次,這一下,所有人都急了。
“這個,我老麻先說兩句,成立理事會,我老麻第一個贊成,我老麻做事從不玩虛的,先付兩萬的定金押著,這布匹可是我老麻的老本行,各位兄弟好歹給個面子……”
“麻兄弟說得對,我老裘是雙手贊同的,所謂舉賢不避親,我老裘為了振興家鄉經濟也豁出去了,先付三萬定金押在這裡,誰也別爭……”
“我頂你先人闆闆,你說兩萬就兩萬,他說三萬就三萬?三萬很多麼,欺負咱老實人沒見過銀子怎麼的,難道我會告訴你,其實我在松江城裡還有三家典當鋪麼,我老王出三萬五押在這裡……”
“大家都別吵,和氣生財嘛,其實家叔常常告訴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老周也出三萬,對了,忘了跟大家正式自我介紹一下,家叔正是周府尊,沒出五服的正兒八經的族叔。”
“沒辦法了,既然大家都這麼近了,我也只能公開一個秘密了,我其實不止是一個古董商人這麼簡單,實際上,我是戶部劉侍郎失落在外邊的侄兒,我絕不是仗著他的勢要出三萬兩定金的,這一點大家務必要認清楚……”
“唉,其實我沒什麼關係人脈,可為什麼生意還能在京城做得這麼火,這是有原因的。
我爹的把兄弟跟當今的司禮監的何公公可是同吃過一個餅子的。
想當年大饑荒,我爹的把兄弟逃到京城,遇到當時的何公公,何公公那時還沒有去勢進宮,眼看就要餓得不行了,是我爹的把兄弟把唯一的一個餅子分了一半給他,這才救活了他。
後來我拿了這半個餅進京,何公公就一直關照,其實這生意有一半是何公公的。
這一次若是我入不了股,定會被何公公打死,所以無論如何,這三萬定金是出定了。”
一時之間,為了爭奪牌照,各人奇招迭出,聽得西廠眾人都是一楞一楞的。
果然是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多,不到江南不知道土豪多,這些人怎麼把銀子不當一回事似的,張口就是兩萬三萬的往外送,不要還跟人急,嘖嘖,也算是活久見了。
都他嬢的狗大戶!
方公子宰他們就是宰對了,不宰不足以平民憤!
方唐鏡吩咐道:“告訴王麻子,今日在他那裡擺五桌酒席。”
王千戶連忙答應下來,吩咐人立刻去辦。
心裡一邊感慨,方公子果然是個講究人,眼看生意要談成了才吩咐擺酒,若是談不成,怕是水都沒有一杯。
突然,王千戶猛地想起一事,忙問道:
“公子,咱們也該做點什麼吧?”
這榆木腦袋終於開竅,眼見大筆的銀子即將淌將進來,卻沒自己什麼事,心裡跟貓抓似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