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吩咐眾人藏好,領著大牛悄悄的摸到路邊,揪回來一個在林子裡隨地小便的賊軍,刀往脖子上一架,沉聲喝到:“乃翁問汝,敢有欺瞞,休怪某家不留手!”
那人嚇得如篩糠,不能言語,“不。。。。。。敢!不。。。。。。敢!”
我且問你:“汝等是何處賊眾?從何而來?打頭那二人是誰?有多少兵馬?”
“那二人是天公將軍,不,是賊首張角的徒弟,名喚程遠志、鄧茂,被那張角封為渠帥,並無十分本事,奉了張賊首的命令,自廣宗而來,帶了五百黃巾賊眾,沿路裹挾鄉民,驅趕鄉民圍攻縣城,已破多處。所過之處,官府不敢阻攔,富戶皆被殺戮。”
“官府為何不抵抗?”
“官府中人聞賊至,皆是望風而逃,無人堅守城池,但有抵抗者,皆因兵少不得守,待城破時盡皆被誅殺!”
“打破城池,可曾繳獲兵器馬匹、錢糧輜重?”
“城中府庫並無多少兵器輜重,所獲錢糧皆被黃巾賊收繳,不曾分於我等百姓,只每日撥付少量糧食,小人已多日不曾吃飽。”
探清了虛實,張虎對愣子使了個眼色,張愣子舉刀戳死那人,隨手藏於草叢,張虎心道,休要怪我心狠。領著眾人繞道返回,進入大帳面見三人繳令,如實稟告了軍情。言明黃巾不過數百,兩員賊將,餘者不過是被裹挾的百姓。並言,可在大興山與敵接戰。
三人聞言大喜,劉備心中暗想,這張虎雖然出生卑賤,不過一屠戶,倒是個可造之才,稍加磨鍊,當可大用。隨即,點兵出征。
大軍行至大興山,果如張虎所言,山高林密,劉備傳令,設下伏兵,靜待賊軍到來。
不過一個時辰,賊軍近前,既無探哨,也未派人上前入林探查地形。就這麼大大咧咧的準備過山,只聽兩邊山上一陣鼓響,陣陣喊殺聲,林間無數旗幟揮舞,賊軍大驚。二賊首慌忙聚攏士卒,卻不想後面裹挾的百姓驚慌逃竄,急切之下,衝撞的二賊身邊數百精兵不得聚攏。
劉備三人打頭,猛攻敵陣,關、張二人各執刀槍,徑直往二賊而來,劉備大呼“反國逆賊,何不速降!”二人慌亂,顧不得眾軍,撥馬正欲逃竄,關、張轉眼拍馬趕到,只一刀、一矛便結果了二人。可憐這倆打醬油的,名號都還沒來得及報出來。
誅了敵首,隨即劉備下令揮軍掩殺,張虎帶著眾人奮勇爭先,只管照著手拿兵刃的賊兵砍殺。迎面撞見一個慌不擇路的賊兵,張虎挺著刀,直往賊兵胸口而來,賊兵慌忙格擋,張虎借勢揮刀,一刀砍下,賊兵來不及躲閃,被砍翻在地,復一刀上前,結果了性命。
斬殺一人後,張虎並未如新人一般嘔吐,只是略感不適。往日裡聞的都是豬血味,如今初次上陣,親手結果了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刺鼻的鐵鏽味,讓靈魂裡面還是現代人的張虎,感到手有些抖。多年的法制社會下生活的經驗,一時半會還改變不過來。暗歎,這就是亂世,人命如草芥,大家不過都是搏那一線生機。
隨後,同眾兵卒合力殺散餘下賊兵,盡力驅趕被裹挾的餘眾四散逃竄,不多時,戰事結束,清點一番,只傷亡十數人。
重新聚攏兵馬,命降卒用繩索繫住脖子,串成一串,縛上雙手,驅趕返回。此戰只因敵軍自亂,心中驚恐,無法列陣,且賊將早早被誅,賊眾無心抵抗,各思逃竄,斬獲極多,賊軍中所藏錢糧輜重皆被繳獲,劉備三人大喜。
劉焉親自出迎:“未想賢侄如此勇猛,真壯士也!”
劉備急忙滾鞍下拜,言道:“何敢勞煩府君親迎,此戰全仗府君虎威,將士用命,備不敢居功!”
“賢侄快快請起,我已在府中設下宴席,你我叔侄二人當痛飲一番,以作慶賀!”隨機犒勞眾將士,百姓沿街圍觀,三人好不得意。
張虎不過一小校,入不得宴席,奉劉備令,統著餘眾返營休整。此戰斬獲極多,又是初戰,眾人歷經了生死,正是興奮無比。平日裡軍紀嚴整,軍中士卒將校不得飲酒,今日不同,大勝而回,每人分到一碗酒,既能助興,又不妨事。一碗酒慢慢呡,不捨得一口乾了,嘴卻不閒著,你吹你斬了幾首,我誇我未逢對手,好不熱鬧。
張虎卻不敢大意,雖在大營,亦要警惕,養成個好習慣好,免得稀裡糊塗送了命。安排值守士卒輪換吃酒,自己在帳中吃了一會,便提著刀,帶著大牛、愣子等十餘士卒四處巡營,既防士卒酒後鬥毆,亦防走水燒了大營。
次日,劉備升帳,召集眾將商議,劉備言道:“此戰是我等一仗,幸賴眾將士奮勇,大獲全勝,待統計完畢,各有封賞!”
“全仗主公英武!二位將軍神威!”張虎及時遞上馬屁。眾人紛紛上前,各自誇耀。吹的張虎差點就信了自家是天下第一軍,黃巾宵小不過土雞瓦犬,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