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學宮已草創

張虎獻馬之後,便辭了劉備,正欲嚮往常一樣步入後院,前去拜見恩師盧植。

自從請來華佗為盧植調理之後,雖然多次接到信都傳來的書信,書中言道盧植身體已經日漸康復,但是張虎心中依然十分掛念,且一別數月不曾相見,此次回到信都自然是要前往探視。

“盧師此刻並不在府中,想來當是在學宮之內,同眾位教授在一起,籌備開宮講學的事宜。”劉備笑著說。

“哦,未曾想竟然如此之快!”張虎聽到劉備的話後,心裡大為驚訝,話說這辦事效率有點高啊。

“冀州學宮已經改建完畢,文若、長文等人可是為了此事,多日以來積極奔走,治學講經的道場卻是馬虎不得。”劉備解釋道。

儒家學者向來重視教化,遵循聖人提倡的“有教無類”。出仕入朝為官,為的是一展平生所學,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除了當官以外,最上心的事情莫過於是,將聖人學術發揚光大。使自己能夠桃李滿天下,這即是廣博的社會關係,也是豐厚的政治資本,更是朋黨朝野的基石。

世家大族階層一方面把持知識獲取的渠道,另一方面又會放開知識傳播的渠道。

把持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禁止傳播,相反他們才是知識推動的最積極者。

把持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傳播的渠道,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能夠做出選擇性的傳授。

期望與將因為知識改變自身階層的人,徹底的繫結在他們的階層中,同化成一個階層的人。

自有這樣才能保證,鞏固統治階層的穩定,保護他們既得的利益,而不是養出一群起來革他們命的人。

所以說,袁家玩的不是什麼“四世三公”,那玩意不過是個好聽的名號,都是已經作古的人,抬出來也不值什麼錢,別人沒必要賣給他袁本初和袁公路的面子。

袁家玩的是,因為“四世三公”帶來的“門生故吏遍及天下”的效應,這個才是大量人才投奔袁紹的真正原因!

人家歷代盤踞朝堂,苦心經營了百年時間,君不見,冀州牧韓馥甘願以一州之地拱手相讓,天下豪傑納頭就拜。

不僅是冀州的才俊之士紛紛投效,就連離了京師的盧植,潁川的“荀家八龍”中的三龍,鬼才郭嘉也不遠千里去投袁紹,只是後來見他名不副實,才略不足,才轉投曹操的。

更狠的是,袁紹敗亡之後,麾下的名士卻極少投降曹操,都誓死追隨於他,雖然是儒家的忠義思想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互相之間利益繫結了,根本割捨不開!

劉備乃是何人?其名為漢室宗親,實則在他們眼中,不過是涿郡織蓆販履之輩,又怎肯前來投效!

如今扯著盧植的聲望,大肆興建冀州學宮,用來吸引天下俊傑,潛心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才是張虎替劉備謀劃崛起的最重要一步!

閒話休敘,張虎聽到盧植不在府內,只好出門轉向學宮去尋盧植。

冀州學宮佔地數畝方圓,設在城西一塊荒廢的空地上,數月之間已經興建出幾棟木屋瓦房。

因為時間緊湊,雖然荀彧、陳群等人竭盡全力調撥錢糧,又徵調青兗精壯勞力前來修建,卻依然顯得極為簡陋。

學宮外圍是一圈泥土夯制的,兩米多高的圍牆,算是將整個學宮籠罩住。大門口新伐的木材做的大門,還沒來得及刷上紅漆。

門匾上還沒來得及掛上學宮名稱的牌子,兩邊的門柱上也是光禿禿的,並無任何對聯。

張虎和魏延向看門計程車卒驗過印符之後,便自行入了門內。是的,守門的並不是普通的下人,乃是正經的冀州守軍!

劉備極為重視學宮的安全,不僅包括未來學生的安全,更包括盧植在內的教授們的安全,若是這群人出了差錯,天下讀書人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是以專門調撥了張飛麾下兩屯精銳士卒前來護衛。

前院的照壁上,只是剛剛用磚石砌好,頂上鋪好了保護照壁頂部的瓦片和保護椽子的瓦當,照壁上面已經刷了一層白灰,卻並無任何題字。

繞過照壁,只見地面已經處理妥當,全部是青磚鋪就的,四周設有排水的溝渠,幾處留作栽種花木的地方,也已經修砌完畢,只是空空如也,並沒來得及移栽任何東西。

入眼的是一個正廳,廳內供奉的不是別人,乃是儒家至聖孔夫子,三米多高的雕塑,通體用一整方木料雕刻而成,那材質選的是上好的梨木,怕是有二人合抱那般粗細。

匠人的手藝相當精湛,夫子塑像雕刻的極為傳神,栩栩如生。

夫子面前院內,設有一方米高的青銅大鼎,用作焚香祭拜,此刻裡面正燃著三注兒臂般粗細的大香,那香的燃起的煙霧正嫋嫋升起。

兩側各建有四棟廂房,均是作為教授學習之地所用,一色的青磚瓦房,整齊明亮,後院則為學宮教習和學生們居住的館舍,一切均是草創,還未來及刷漆,更談不上雕樑畫棟。

入內見過盧植後,探視完畢,張虎二人便回了信都城自家的府邸。

數日間,劉備婚期如期舉行,張虎等人觀禮完畢之後,各自散入酒席,眾人多日不曾相見,新年之時也未曾聚齊,青兗降卒不安置妥當,誰敢安心除舊歲。

劉備父親早喪,母親也已經亡故,叔父劉元起早已離世多年,宗族內其他親近長輩都不在世,男方家眷只能以恩師盧植為尊。

盧植和甄逸並列坐於主位,次席坐的是媒人簡雍,張虎因為是以副使的身份前去提親,竟然也混了個位置。

在次是司儀荀彧,其他眾人各論尊卑依次列席,今日乃是冀州大喜的日子,眾人又難得聚齊,一時間樂聲四起,妖嬈舞袖,推杯換盞,交耳敘談。

張虎見關羽身側立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眉眼之間和關羽極為相似。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