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捲開皇盛世界範圍第五章形式逆轉

楊弘鎮守靈州已經二十多天了,開始突厥大軍毫無進攻的意思。不過,後來突厥人彷彿突然之間受到了什麼刺激,發瘋似的對靈州進行攻擊,數天時間投入不下五萬大軍,死在城下地突厥人至少有萬人以上,

樣是損失慘重。

今天突厥人卻停止了攻擊,太僕元暉帶著大批金銀珠寶和絲綢進入突厥人的帳中,楊弘站在城上死死的盯著突厥人的大營,突厥人野蠻成性,不知禮儀。楊弘生怕一會兒太僕元暉的頭顱就被掛到帳外,那至少一個保護欽差不利地罪名就要落到他頭上,何況元暉還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折在他手中,此戰過後,就是回到朝中恐怕也會有不少責難。

突厥人佔盡優勢,仗打到現在。楊弘可不相信單憑一點金銀財寶就能收賣,突厥人隨便攻下一座城池所取得的財物也遠遠超過這一點金銀,只是太僕元暉說什麼也不聽,執意要到突厥人營中,楊弘無奈,心中只得恨恨咒罵,據說這個主意是長孫晟出的,若是太僕有事,長孫。我楊弘跟你沒完。

楊弘只是楊堅地遠親,藉著楊堅大封同宗地機會,也得到了一個河間王的封號,比起元暉這樣的老臣來。他雖然貴為王爺,也不敢有所指責。

“王爺,快看,太僕大人回來了。”就在楊弘胡思亂想之時,他旁邊的一名親兵叫了起來。

楊弘睜大眼睛看去,元暉騎著馬上,身邊兩名隨眾護著,他帶去的數大車財物已經沒了,楊弘心中鬆了一口氣,謝天謝地。太僕總算還活著。

元暉進到城中,楊弘親自到城門迎接,元暉滿臉笑容。見到楊弘發出爽朗的大笑:“王爺,老臣幸不辱命,已說服達頭可汗退兵。”

這大出楊弘意外,他有點不相信:“當真?”

“王爺若不信,何妨再登城一看。”

在城下已經可以看到前面突厥大營有煙塵飛起,只是看不清突厥人的具體動作,楊弘顧不得客套,甩下元暉,噔,噔,噔地重新上了城牆,放眼一望,果然見到突厥大軍正在撥營。

這樣的事在寧州又發生了一遍,有了高穎地援軍,寧州城同樣堅固無比,在死傷慘重下,阿波可汗大邏便同樣接受了隋軍一筆金銀,將軍隊撤走。

沙缽略自領大軍正在與虞慶則交戰,達奚長儒受創太重,已送到後方休養,虞慶則背靠著六盤山,雖然沒有城池,卻硬是將沙缽略十幾萬大軍擋住,虞慶則手上有十萬大軍,雖然精銳募兵不過萬餘人,其餘都是臨時召集的州府兵,但是依靠堅固的營寨,突厥人始終對虞慶則地大營無可奈何。

不能打破虞慶則的大營,沙缽略就不能與達頭和阿波兩路大軍匯合,共同向長安進攻,沙缽略已派出信使催促達頭和阿波兩人數次,讓他們一起出兵攻破隋軍大營,可惜兩人都以種種藉口推遲。

對於達頭和阿波兩人來講,此番出兵只得為了劫掠,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滅亡大隋,當然如果有機會攻破長安,他們還是樂意效力,畢竟長安是大隋京城,裡面的富裕不是其他城市能比,但要他們進攻一座兵營,對不起,他們沒有興趣,他們現在已經搶夠了,巴不得沙缽略在隋軍面前損兵折將,當然是能推就推。

對於兩人的陰奉陽違,沙缽略也是無法,不過,只要兩人肯繼續攻大隋就會牽制隋朝地軍力,沙缽略只得強忍,自己獨立承擔著攻破大隋軍營的任務。

這天,沙缽略正指揮著大軍攻打隋軍大營,雙方在營口前激戰成一團,突厥人仗著騎兵優勢,不時對軍營發出輪番衝擊,隋軍的軍營雖然堅固,只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營寨許多地方都是漏洞,陷井被突厥人填平,木樁被突厥人撥除,只得憑藉著士兵組成地血肉之軀來抵抗突厥人的進攻。

正當沙缽略看到自己的隊伍一步步突入隋軍軍營時,一個聲音在沙缽略身邊響起:“報,大可汗,達頭可汗已經停止進攻隋軍,率軍返回草原了。”

“當真?”沙缽略睜大著眼睛,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達頭沒有自己的命令公然撤軍,這和造反無異。

“回可汗,此事千真萬確。”

“知道了,你下去吧?”

旁邊幾名心腹連忙問道:“大汗,是不是要停止進攻?”

“繼續進攻,待本汗攻破長安,會讓我那親愛的叔叔後悔的。”沙缽略惡狠狠的道。

“殺!殺!”在沙缽略的嚴厲下,突厥人對隋軍大營的進攻更加瘋狂起來,每時每刻都有無數地人命倒下去。

“報,大可汗,阿波可汗已經收兵,向草原回軍。”

“什麼?”沙缽略再也沒有第一次聽到達頭可汗撤軍時的從容,翻身下馬,將跪在地上的信使提了起來:“你若敢說謊,本可汗砍了你地腦袋。”

“小的不敢欺騙大可汗,阿波可汗大軍已撤走一天了,小的奉可汗之命到阿波可汗營帳傳達命令,才發現阿波可汗已經不在,小人差點被隋軍捉住,好不容易才回來給可汗報信。”

沙缽略頹然的放下信使,哈哈大笑:“好,好的很,這就是本汗的叔叔和堂兄,鼠目寸光,一點也不顧及大突厥的利益,若是當初讓他們做了大可汗,我突厥早晚要衰弱的不堪一擊。”

“大汗,是否要停止進攻?”

沙缽略惡狠狠的道:“不,先擊破隋軍大營,然後回師找這兩個笨蛋算帳。”眼下隋軍大營攻破在即,若是退兵,前番努力等於白費,還會讓他的威望大挫,他已不去想攻打長安之事了,只要攻破眼下隋軍大營,他挾得勝之師回去,突厥人依然會視他會英雄,將失掉攻破長安機會的責任推到達頭與阿波兩人頭上。

電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