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可以回去,眾將也都高興起來,他們離京已經二個月了,又取得了一場大勝,正好回去立功受賞,現在沒有仗打,待在前方還要參與築城安撫百姓等工作,又苦又累,實在不是他們所善長,許多人早有退意,只是突厥人還沒有完全退走,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楊天臉上的喜色誰也瞞不住,他此時當然不能說皇帝死了,他老爹當了大丞相而高興,皇帝死了,多少要表現出一點哀痛之情才是臣子之道,只是他此時裝也裝不出來,況且此事保秘的越久越好,只好避重就輕,讓眾人也都高興一下。
許多人還是暗自奇怪,讓玄龍軍回京而已,何必連發兩封六百里加急,只是楊天沒有明說,他們也不好追問。
楊天將拆開的信收起,並沒有拆第二封信,先向李綱問道:“李參贊,多長時間可以將玄龍軍集合完畢。”
“回大將軍,需要三天。”李綱連忙回答。
楊天一愣:“需要如此久?不行,沒有這麼多時間,馬上派出信使,玄龍軍在明天午時之前全部撤回五原郡,如果趕不及,可以直接到平高郡集合,明日未時之前必須出發。”
“是。”李綱大聲回答,心知京中肯定發生了什麼大事,只是楊天沒有說出來而已,否則楊天不會如此著急,玄龍軍已將二千軍士補充完整,只是這二千人已派到十餘個城鎮維持秩序,一天之內要將他們全集起來,談何容易。
“達奚洪。”
“卑職在。”
“傳我將令,要樂安公馬上抽調普樂郡三千郡兵,限四日之內趕到平高郡。”
達奚洪一呆,普樂郡原本只有不到一千的殘兵,楊天來後,大力增強前線的兵力,如今普樂郡有郡兵五千,大部分是從別處調來的客軍,抽調三千人回京好辦,但要讓這些郡兵在四天內連行五六百里,實在太難了。
“怎麼,達奚幢主,有什麼困難嗎?”
“沒有。”達奚洪頓時一稟。
眾人都感到事情不對勁,玄龍軍回京就好了,幹嗎還要抽調邊境郡兵,一個個緊張起來。
楊天飛快的傳令,總共從各州郡當中抽調了三萬多人馬,限令他們先前趕到玄龍軍回京經過的城鎮匯合,到時一起進京。
聽到楊天連續下達命令,各人都懵了,李綱問道:“大將軍,擅自調兵回京,如果沒有聖旨,恐怕有些州郡會拒絕執行。”
李綱說的委婉,楊天雖然有前線總管之職,可以抽調各郡州人馬和物力,但絕不等於可以隨便抽調兵馬入京,否則前線隨便一個將領都可以帶兵入京的話,大周的江山早已經亂了。若是說楊天將達奚長儒調到平高郡尚屬於正常調動,後面那些調動如果沒有朝庭的旨意,那就等於是造反。
楊天看了看各人狐疑的臉,知道眾人心中有懷疑,笑了起來:“各位放心,我沒有造反之意,調兵的旨意已經在這裡。”說完,楊天開啟第二封六百里加急的信件封口,裡面正是一張聖旨。
楊天將聖旨展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了讓楊天帶兵入京之意,並援予楊天對沿途官員巡擦任免之權。
將聖旨到各將手中傳了一遍,各人的懷疑才釋去,楊天雖然在軍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但各人還不至於盲從到楊天讓他們造反也跟隨的地步。
“好了,這份旨意朝庭的公文也會下發到沿線各個州郡,若是有誰膽敢拒絕,可當場格殺。”
“是。”眾將都是稟然,現在楊天已和數月前判若兩人,誰也不敢懷疑楊天是不是真會殺人。
第二天一大早,玄龍軍分佈在各個城鎮的隊伍便陸續到了,許多隊伍接到楊天的命令,都是連夜出發,到了未時,除了最遠一個城的二百人沒到外,所有將士竟然全部聚齊,對於玄龍軍的效律,楊天深感滿意,馬上命令全軍從五原郡返回京城。
數天之後,玄龍軍已趕到了平高郡,後面的二百人也追了上來,這裡已先聚了近萬州兵,達奚長儒也剛好趕到,竟然真讓這些州兵在四天趕了五百多里。
到了平高郡時,天元皇帝的死訊已經傳來,楊堅身為大丞相,總督內外一切軍事的訊息也一併傳到,眾人看待楊天的眼光又自不同,大丞相,曹操可也是做大丞相起家。
楊天心中有點著急,按理楊堅應該秘不發喪,再借皇帝的命義將反對他的人剿殺,如此才會水到渠成,如今天元皇帝的死訊一傳開,楊堅這個大丞相頓時如坐在火山口,一不小心就會被火山噴出的大火燒成灰燼。
儘管楊天堅信楊堅會成功,因為他雖然不知道過程,但早已知道了結果,還是忍不住有點心驚膽戰,楊堅最大的優勢是佔據了長安,有大義的名分,本來還有一個優勢是可以借皇帝之名行事,如今這條優勢隨著天元皇帝的發喪已經沒有了。單靠小皇帝的名義,能否將局勢穩定下來。
玄龍軍都是一人雙騎,本來到了平高郡,楊天可以和州兵一起回京,到時數萬大軍一起到達長安城,立馬可以起穩定局勢之用,如今他不能忍耐州兵緩慢的行軍,只能自己先帶二千玄龍軍趕回去。
只是這些州兵交由誰來統領卻是難事,楊天手下的將領都還不夠格,其他人楊天又不熟悉,萬一所託非人,這集起來的數萬州兵造反,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來達奚長儒是一個很好的人選,楊天卻想用他來守平高郡,誰知道突厥人得知大周皇帝身死後會不會來趁火打劫,平高郡雖然還在修建,但地勢遠比普樂郡險峻,以達奚長儒的才能,自己只要交給他五千人,即使突厥人七萬大軍一起來攻,楊天也相信他至少能守一月以上,有一月的時間,援兵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