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因為兩人是如此的恩愛,當詩成以後,侍女送到柳秋月手上時,柳秋月都覺得那張紙不香了。
這李縱端的是才華橫溢,得想辦法嫁給他才行啊。畢竟像是這樣的才子,又有哪個不心動呢。
偏偏第五銀翎就對他不心動,而且更氣了,因為他越是才華橫溢,鶯兒就越是離不開他。
這時,眾人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念著、讀著、吟誦著,這首詩當中的句子,因為在這首詩當中,無論是用韻、用詞和聲律等。
都十分值得他們仔細去推敲研究,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還是一個對於詩歌來說,相對比較荒蕪,比較沒有那麼多規矩的時代。
什麼律詩,此時肯定是不會有的。
古詩,按李縱穿越前的劃分,總得來說,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此時,便屬於古體詩向近體詩發展的這麼一個很朦朧,找不到方向的階段。
而《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則是一首當古體詩已經發展到窮盡,然後近體詩即將迎來繁榮的這麼一個階段的詩。
所以,就是因為這首詩是如此的特殊,便是陸議,也不好貿貿然地對這首詩作出什麼很深刻的評價。
因為……
他沒見過,他沒見過詩原來還可以這麼寫的,這首詩無疑是絕美的,但是它到底為什麼美,美在哪裡?此時就像是一個黑盒子一樣,你不拆開它,永遠都不會明白裡面都有什麼。
它是如何做到讓人只聽過一遍以後,就永遠地記住它。
“這句好啊!若是讓我寫,可能我一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的詩句。”
一位名叫褚之的,在郡裡也算是頗有名氣的年輕人道。
他之所以要跟張超之流混在一起,實屬這世道的無奈,因為你要謀一份官職,總得有關係吧,那有關係,總得與人結交吧。
郡守跟他相差了整整一輩,當然,在古代,相差一輩而上門拜訪,也並不是什麼問題。
只是……
郡守日理萬機,那裡有說你說我想拜訪你,人家就答應的。
所以只能是先接近張超,慢慢地在圈子裡繼續積累人氣。
看看有沒有機會,若是郡里正好有個空缺,說不定就會落到他的頭上。
然而可悲的是,如今他已經二十六了,眼看就要二十七了。
雖說二十六、二十七也不算年紀很大,可當初他也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哪知道,出來了以後,才明白,這世道如此艱辛。
再對比李縱,不由得冒昧地問了一句道:“李佩弦你如今方才堪堪弱冠之年吧?”
李縱見對方問到自己,也是不再把目光放到鶯兒的身上,回過頭笑著道:“對!怎麼了?”
然後朱褚之便更是心傷了,回道:
“無事,只是問一下。”
其實如果說真正的才子,比二十歲更早成名的都有,而且自古以來便都不少。
但今天在座的,毫無疑問,都幾乎已經是二十以上,娶妻的大部分都娶了,只是被放在老家,如此一來……
那李縱就顯得很年輕了。
不過……相比起那些真正的天才,李縱這應該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了。
見對方面帶愁思,李縱也是道:“不知道這位兄長今年幾歲了?”
朱褚之便道:“我今年二十六了。”
然後李縱再看他這一身穿著。
可謂十分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