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憂率軍回到京師之內,並未急著稱帝,也沒有對皇帝做出任何不臣之舉。
他只是蓄勢待發,保持平靜。
與此同時,他更好的管理了長安城,依靠關中平原,獲得了大量的糧草。
再加上趙無憂招兵買馬,他的兵力增長到了一百六十萬,足以擊敗三位王爺。
不過,趙無憂深知劍閣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而除了劍閣之外,大理城也同樣不好攻下。
所以,他耐心等待時機。
這一天正午,初夏已經到來。
炎熱的天氣中,趙無憂抱著一個大西瓜,一邊吃一邊乘涼,心情舒暢。
而就在他等待之時,一個人從外面急匆匆的走了過來,正是百里濤。
就見他拱手道:“趙盟主,我已經查清楚了,鎮南王和其他兩位王爺並無矛盾,但盛王和翊王卻已經有了隔閡。”
趙無憂睜大了雙眼:“何出此言?”
百里濤:“盛王長期待在川地,雖然兵力強盛,但和翊王共享川地,還是讓翊王失去了很多糧草和金銀。”
“翊王利益受損,一開始還可以接受,但現在我軍並未進攻,他已經對盛王有些不滿,但並未直言相告。”
趙無憂點點頭:“那就是說,礙於我的存在,他們沒有公開此事,但內心卻不太滿意。”
百里濤:“正是。”
趙無憂陷入思索之中,將洪千陽等人找來。
聽了他的話,眾人也議論紛紛。
孫曉媚更是說道:“趙盟主,此事已經有了轉機,咱們不如派人潛入成都城內,四處散佈謠言,就說翊王和盛王不和,盛王佔據了過多的錢糧,讓翊王手下兵馬不滿。”
趙無憂拱手道:“孫姑娘很有見地,此計正合我意。”
孫曉媚:“這樣一來,按照盛王的個性,肯定會想辦法澄清自身,想辦法自己籌措糧草和金銀。”
“但即便如此,還是無法解除翊王心中的懷疑,所以,二人遲早會發生爭執,自相殘殺,到了那時,咱們坐山觀虎鬥,然後神兵天降,進攻劍閣。”
趙無憂拱手道:“此計甚好,多謝孫姑娘。”
說完,他便開始部署。
洪千陽率領一百六十萬大軍屯兵長安城,蓄勢待發。
而趙無憂則讓百里濤,萬震山,南宮驚雲三人率領門下弟子潛入成都城中,四處散播謠言,就說盛王和翊王不和。
另一方面,趙無憂自己還寫了一封信給盛王,在信中說明自己對盛王的敬仰,要求盛王與自己合作。
三管齊下,他已經對自己的計謀充滿信心。
眾人也開始行動了。
洪千陽的大軍駐紮在長安城,蓄勢待發。
萬震山等人潛入了成都城內,成功散步謠言,讓城內人心惶惶,互相懷疑。
尤其是盛王和翊王,他們雖然並未相信謠言,但他們的手下卻完全不同。
這些人已經對謠言半信半疑,因此更加疏遠。
最後,謠言傳到了兩位王爺耳中。
他們已經不知該如何是好。
若是承認謠言,等於勾起矛盾,若是不承認,又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進退兩難之際,盛王曹歸鴻又收到了趙無憂寫來的信件。
在信中,趙無憂大力稱讚了對方,還說自己想和盛王合作,共治天下。
三個計謀一起使用之後,川地的形勢開始變化。
為了避嫌,盛王曹歸鴻主動離開成都城,住在了其他城市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