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借道蓬萊,再轉去南疆
回去的路上,周疏寧心事重重,反複回憶著江牧之的那番話。
思索人活著的意義,思索感情的意義,思索人類怎樣生活才算是真正的活過了。
想到最後,發現活著的意義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幸福。
讓別人快樂也是快樂,讓別人幸福也是幸福。
為百姓謀福祉,是周疏寧如今最大的幸福。
周疏寧看著漸行漸遠的山谷,大聲沖著那邊喊道:“來日方長!後會有期!”
回到太子府,和長孫清明湊了個巧,兩人的馬車前後腳停在了府門前。
周疏寧揚起笑臉朝長孫清明打招呼:“你今日挺早的?後續事宜處理的怎麼樣了?”
長孫清明接過他胳膊上的包裹,應道:“都差不多了,唯有一件事,二皇子的事算是戴罪立功,要重新衡量他的罪責。”
周疏寧點頭:“確實要重新衡量,不如繼續讓他戴罪立功,左右他本來也是武將,重新回到北疆戰場,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就能再立奇功。到時候不論是封王,還是讓他調回京城,就都師出有因了。”
長孫清明覺得自家太子妃說的有道理,一邊往裡走一邊點頭道:“除此之外,還有趙氏一族的罪責衡量。趙氏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趙皇後的勾當。流放充軍是肯定的了,就是一些旁支,他們雖受皇後庇佑,卻沒有直接參與進來。而且他們當中不乏醫術超群的,這就很難判。”
周疏寧思索了一下,開口道:“那倒是,我覺得,可以成立一個民間醫院。”
長孫清明問:“哦?民間醫院?類似太醫院?”
周疏寧點頭:“百姓無藥可醫,無錢就醫的事多不勝數。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民間醫院,給普通人看病治療的機會。以最低廉的價格,最大限度的救死扶傷。”
長孫清明捏著下巴緩緩應道:“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懸壺濟世本就是醫者的本分,趙氏一族世代行醫,想必其族人裡醫術也不會差。不如就讓那些旁支,做你的第一批義醫吧!”
於是趙氏支脈在周疏寧的這一決定下被免於流放充軍,而是將他們全都聚於一處醫舍內,掛上了寧安醫院的牌匾,開門為普通百姓診病醫治。
另外還有一處單獨開的小門,為乞兒窮困者免費施藥,一時間更是得到了京城百姓上下的贊揚。
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周疏寧的名聲漸漸蓋過了寧安公主,知道的人是寧安公主創立了寧安記,不知道的都以為是周疏寧。
畢竟這個寧字,就是他名字裡的寧,而那個安字,則是妹妹周疏安的小字。
皇後這件事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個月,也讓京城百姓萬分唏噓,堂堂一國之母,貴為皇親國戚,說倒也便倒了。
可見榮華富貴過眼雲煙,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幸福。
有了皇後的前車之鑒,京城各大臣倒是難得的老實巴交起來,一個個走在路上都生怕太子殿下揪住他們的小辮子。
周疏寧見了也是好奇極了,心想這些人見到他就彷彿老鼠見了貓,果然每個人的屁股都不是幹淨的。
倒是寧安醫院辦的十分成功,施醫贈藥的小視窗每天都有人排起長隊,周疏寧還會給人發一些清熱解暑的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