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致力要發展卿大夫該有的行權之人,屠岸賈學習了各國官吏謀財的手段。
總結下來就三點。
欺瞞、壓迫、聯合。
屠岸賈作為收取賦稅的郊吏,在核定庶農們生產所應交的租稅時,有三個步驟。
在稻黍剛生長的時候去田地裡檢視,看庶農的種植情況和需要繳納賦稅的田地;
在稻黍差不多成熟的時候再次檢視,透過肉眼和丈步來預測產量;
在稻黍成熟之後,看庶農有沒有偷偷的保留或者不收割,衡量一些田地的情況最終決定賦稅多少。
如官吏透過五步一斗、七步一斗,以步的距離表示這些莊稼的大概產量;步數越少,所要繳納的賦稅就越多。
有“心”的官吏隨意的更改一個步數,都能獲利非常。
之前屠岸賈就是用這種方式來使得一些產量不高的田地多繳納賦稅,不過這種事情做多了就會讓人生疑,辛開就是透過計算大概產物加上應該繳納的賦稅來判斷出官吏多收了稅。
不過知道了又能怎麼樣?
需知道官官相護,屠岸擊不止找上了趙衰和箕鄭父這些官職大的卿大夫,還有一些大小官員都打點過了,這件事就不會傳報到晉侯歡的耳中。
卿大夫都是需要利益的,趙衰也不例外。
屠岸擊送給趙衰的就是價值不菲的鹿茸。
趙衰也明白朝中有很多像這樣的官吏,可是他整頓過嗎?
做官講究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
屠岸一家雖然手中無權,可是在平時也積攢下不少的人脈,雖然大多都沒有什麼用,可想那樣卿大夫要是想要對付他也需要掂量一下會不會讓晉國的利益受損。
世家掌握了晉國大多的田地,世家倒臺的話,這些田地也無法得到一時之間的處理方法;所以很多時候,只要做得不過分,就不會得到上面的懲罰。
畢竟上頭也知道,做人做事都需要利益,沒有給予利益,又怎麼指揮下層的官吏做事呢?
當郊吏是需要非常的數術才能的,每次屠岸賈會權衡利弊關係。
要是親近一些、懂得孝敬的庶農,他會選擇性的少收取一定的賦稅。
要是一些他所厭惡或者不懂得孝敬他的,他也會看情況來增加一定的賦稅。
雖然每一家戶收取的只是一部分利益,可是放在一起就會顯得非常龐大。
靠著這樣的手段,屠岸賈雖然不足明面上魚肉鄉里,可是背後透過這些方式賺取了不少的錢財。
透過這些錢財,他又把一些私貸借給有需要的庶農,這種高尚且重複利用的手段讓屠岸賈非常自豪。
在私貸上,屠岸一家所收取的利益只有一成五,這讓周圍的庶農和商賈都大為稱讚。
只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錢原本就是他們的。
別的他不敢多說,可在偷逃賦稅怎麼處理可是門清,畢竟這些律法他都有過參與。
這就是屠岸賈的欺瞞之道,放眼整個晉國乃至天下都不見得有他這般的心思。
畢竟是在國都附近斂財,沒有一點手段怎麼行?
至於壓迫,就與聯合放在了一起。
屠岸賈時常和各地的豪強地主交往,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引導了庶農的走向,畢竟他們都是鄉鄰惡霸,在一些地方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方便屠岸一家掌控城北的大體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