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得道之說
“至於我是如何得道的,就是由於知識的增長讓我有了思考,人的善惡讓我有了分別的見解,讓我看到了心的存在,我用心證理,因此得道。
我的道理,則是心理,亦為心學。
我之心學初立,心理未能完善,只是初入門檻,距離真正的道相差還要距離。”
秦生誠懇的說道:“您的道理我們在書中可以有所窺見,在這裡我才發現書中的道理比不上您親口對我們言說;
我們不懂該如何具體施行才能得道,請道長教我!”
在秦生的左右,也有晉人在低頭用手擋著竊竊私語。
“我們正是瞻仰道長的智慧和嚮往道才來此的,怎麼施行求道確實未曾想過,這位道友說的好啊。”
講堂內的人都期盼的看著,他們大多是因嚮往道理而來,自然想要知道該怎麼做。
而姬昱也自然沒有讓他們失望,他將自身得道之後如何施行開始一一說明,也因放不開手腳,走下講臺邊走邊說。
“從求道到得道這個過程多為險阻,並不能夠在短時間通明。施行的方法就是不斷感悟,積累到了一定的量之後,有機緣即可頓悟得道。
我所認為得道的方法有三者。
其中下者就是施行仁義,以周禮為規矩,行禮施義,救濟天下即可得道。此下者為德,以德感悟道,喚起人心的真我,這樣的道需仁義為先、為國為民、真心無悔,非大情義者不可求得。
而中者為經受苦難,以人世的艱苦磨礪自我,受難苦修,明求真理即可得道。此中者為劫,以劫磨鍊道,使得自我超脫於劫,這樣的道需意志堅定、道心穩固、允執厥中,非大毅力者不可求得。
上者為超脫物然,拋去人心,捨去人慾,以絕對的超然見道明道,此法之道於道內,也於道外。此上者為淨,以淨心證道,心無雜物已經看到了道原本該有的樣子。這樣的道需心靜無為、無爭無慾、明悟天人,非大智力者不可求得。”
秦生激動的握住姬昱的手臂,誠懇而又急切的說道:“您所說的三種得道的方法就像讓我看到真理在向我招手,美食珍饈近在眼簾!您可願意隨我去秦國,我會向國君舉薦您入仕!”
這裡的晉人佔據了大多數,看著秦生這樣無禮的行為,左右的晉生都怒斥他。
“這裡是我們晉國,王孫要是想入仕也是在晉國!!”
晉生現在連道長都不說,直接擺明了姬昱的身份,要知道昱現在還是周質子,要為官也必然是為晉國效力。
他們用憤怒的眼光直直看著秦生,恨不能將其用眼看死。
“好了,別爭搶了,我還沒有入仕的意願,以我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為官啊。”
“您的德行就像夜晚的明月一般明亮,又怎麼會沒有能力呢?請您作官吧!”
姬昱無奈,讓幾個挑頭的坐下。
“我覺得傳播我的道理比現在作官要更好的利於天下,所以二三子就不用再提起為官之事了,我還沒有講完,再聽我講完可好?”
周圍的各國讀書人咬著牙點頭,只是心裡對剛才的事沒有釋懷,還是惡狠狠的看著秦生。
其中在秦生旁的晉生則是低聲道:“你給我等著,等到講道結束之後看我們晉人怎麼收拾你。”
昱搖頭苦笑,他的耳朵靈敏加上在不遠處,自然聽到了這句話。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姬昱鄭重的對著眾人說道:“不用為難這個秦國來的書生,大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家,所以難免會有所偏向;只是在講堂上,以後可不許再隨意議論各自的國政了,這裡有著不同國家的讀書人,大家都應當遵守君子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