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離信都只有幾十裡的地,若是縱馬賓士,日落的時候定然是到了,像如今這樣慢慢走,今日是肯定到不了的。
往前行了三十餘里地,陳剛便前來請示:“日已偏西,此地離信都還有二十餘里,將軍傷勢未曾痊癒,今日不宜繼續行走,不如就在此處紮下營寨,明日再行如何?”
走了一天,張虎也有些累了,趁著天色還亮著,早早的安營弄晚飯吃才是正事,不必著急往回趕,點了點頭後就勒住黃驃馬不在前行。
魏延翻身下馬過來扶著他也下馬來休息,士卒們有的進樹林伐木,有的從車上卸下紮營的帳篷,生火的生火,取水的取水,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找了塊石頭坐好,張虎喊魏延過來說話。“青州降俘安置的事情,各地都還順利嗎?”
“一切都好,已經基本安置妥當,各地官吏都在組織降俘,趁著土地還沒凍住,抓緊時間開墾荒地,只等來年開春就能下種了。”平原縣是最先接納安置降俘的,魏延是平原縣的兵曹從事,屬於地方官,並沒有在軍中任職,雖然不主管安置降俘的事情,但是基本情況都是清楚的,經常也會帶人到各鄉巡查幫忙,縣衙裡往來的文書都會給他抄一份邸報,所以張虎問起來,也能對答如流。
“糧食和住處以及過冬禦寒的物資還缺不缺?”費了那麼大的勁弄回來的人口,關係到劉備崛起的根本,張虎是非常關心的。眼看已經過了霜降,馬上要立冬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早晨和晚間起風了,吹的人透骨寒,臨時搭建的窩棚可是挨不過這個冬天。
“甄家已經聯合商會的眾人又採購了大批的糧食,摻著野菜吃的稀一些,也能熬到年後,明年春天的話,還需要再做計較。”魏延想了想回答到。“住的房子一時半會修不到那麼快,大部分都已經築好了土牆,剩下的就是伐木做頂子了,好在是青壯不少,都是為了自家修建,日夜趕工的話,入冬之前應該都能建好。”
聽到安置的事情都進入正軌,各地已經恢復秩序,張虎也算安下心來,“我遇襲的事情,營中軍心有沒有受到影響?”
“子滿大哥和眾將日夜在營中安撫軍心,料想無礙,大哥平安的訊息傳回去了,更不會有什麼亂子了。”魏延安慰到。
“如此便好,軍心民心都重要,不可怠慢。”
“大哥放心,都是曉事的人,絕不會出亂子的。”
歇息了一個時辰後,營帳已經立起來,晚飯也做好了,用過晚飯,安排好夜間值守,眾人都早早的回到帳內歇息。
次日重新啟程,到了信都時天色尚早,陳剛領著士卒回營繳令,張虎帶著魏延進府衙拜見劉備。
劉備早就接到張虎快到信都的訊息,正在府內大堂等候,關羽等人也從鄴城趕了過來。張虎入府見到眾人行了一禮,開口道:“有勞主公及諸位擔心,虎拜謝。”
“子忠傷勢未愈,不必行此大禮,快快起身就坐,眾人已經等你多時。”劉備笑著對張虎說道,眾人也都一一還禮。
“謝主公賜座。”張虎躬身答謝。
“聽聞子忠遇險,備與眾人日夜不安,萬幸無礙。”
“多謝諸公掛念。”
“子忠可知是何人所為?”張飛性子急,張虎還沒來得及坐下,就開口問道,眾人聽到張飛開口詢問,都望向張虎。
“夜色中,並未辨認出賊人是何身份。”張虎搖了搖頭說道。“只是那些賊人搏殺之間,不似散兵遊勇,訓練有素,互相之間多有結陣,想來不是尋常賊人。”
“定然是那袁本初!”張飛大嗓門吼道。
眾人聽到張虎的話,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劉備開口道:“如若不是普通賊人,那定然是諸侯的官軍,諸侯中與你有仇隙的,只有渤海袁本初。”
“袁本初行事,多謀少斷,外寬內忌,定然是其手下為了討好於他,進獻的毒計。”張虎想了想說道。“我聞紹帳下之人,田豐性情剛烈,多有直言諫紹,紹素來不喜豐,沮授謀略過人,紹卻多不納其言,郭圖擅進讒言,嫉賢妒能,審配專權,荀諶、逢紀等人俱有才略,尤其是許攸最善毒計。顏良、文丑不過匹夫之勇,眾將中只張合、高覽二人堪稱世之良將,餘者不過碌碌。若此事是紹軍所為,獻毒計者,定然是許攸、郭圖二人。”
身為穿越者,所有人是什麼性格,才能大小,都在腦子裡裝著,一清二楚,這就是張虎最大的金手指。要是領兵打仗混不去,客串下評論員,跨界參合一下月旦評,搶一下許劭的飯碗,評價人絕對比他準,也算是門營生,倒是餓不死。
堂上眾人聽到張虎對袁紹和他帳下眾人的評價,都驚詫萬分,又開始議論起來。在座的諸公,荀彧是專門去見過袁紹的,就是因為看到袁紹是個幹不成大事的人,才沒答應出山,辛評才降了袁紹就被張虎帶人堵在信都城裡抓了個活的。對其他人不熟悉,只是對沮授、荀諶瞭解,將領裡面張合、高覽二人確實是難得的良將。
“張將軍所言極是,袁本初枉為四世三公之後,空有偌大的聲望,實則難以以成事,此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如今困居渤海一地,不過冢中枯骨,不足為慮。”荀彧進言道。
“沮授、荀諶二公智略過人,張合、高覽極有軍略,皆不可小視。”辛評也進言道。
“袁本初自磐河兵敗,整日酗酒消沉,肆意杖殺近侍,不納忠貞之言,偏信諂媚之語,軍中諸將多有怨言,實乃取死之道。”陳群也開口說道。
“我敬那袁本初昔日為諸侯盟主,有大功於社稷,本不願為難與他,不想卻襲殺我大將,實在欺人太甚。”劉備拍案而起,環視眾人,雙手做合攏的姿態,朗聲說道。“我意聯合公孫伯珪兄長一同起兵,夾擊渤海,共討袁紹,替子忠復仇,平了我心中之恨,未知諸位意下如何?”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