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兩的純利至少在七成,那就是十四萬兩銀子,那我拿到手裡的便是純利的三成,也就是四萬多兩銀子,而且還是一個月的收益!”
想到這裡,王炆鎮臉上的笑容更盛了,當即答應下來,說道:“好!夏河寨前千戶所,甚至是靈山衛那邊,劉總旗你都不用擔心,都有我來周旋,你只管將這裡經營好。”
劉衍笑著點頭,說道:“開始的收益肯定不會有這麼多,屬下需要時間來逐步擴大生產,大人還要有心理準備。”
王炆鎮笑著說道:“呵呵,這是自然,我都明白。”
當日,王炆鎮和賈洪雨在曬鹽場視察了一番,便高高興興的返回王家莊了。
而劉衍則是返回大盤堡,然後將王越找來,說道:“我聽說你以前倒賣過私貨?”
王越聞言頓時嚇了一跳,急忙說道:“甲長,我那都是給別人幫忙而已,不過是買賣些雜物……”
劉衍看著王越一副受到驚嚇的樣子,笑著說道:“你別害怕,我今日叫你來不是要清算舊賬的。”
王越這才踏實了一些,然後小心翼翼的問道:“那甲長有何吩咐?”
“這個月曬鹽場就開始生產了,你找些關係,給我找來一些私鹽販子,明白嗎?”
王越心中狂喜,劉衍既然將這麼秘密的事情交給自己,那就說明已經將自己當成心腹了,當即拍著胸脯說道:“甲長放心,屬下還真認識兩個私鹽販子,不過都是小打小鬧的角色,就不知道能不能入甲長的法眼了。”
劉衍不在乎的說道:“沒問題,反正現在曬鹽場的產量也不會太高,先找些小鹽販子往外賣著,等產量上來之後,那些大鹽梟自然會聞風而來的。”
而且聽了王越的話,劉衍心中也踏實了不少,現在山東各地的私鹽販子多如牛毛,民間倒賣私鹽之人非常多,這便是官鹽騰貴的側證。
不過此時能夠大規模製鹽的地方並不多,特別像劉衍這樣,不但有著大規模製鹽的能力,價錢還很低,又有衛所軍人的背景作為保障,整個山東也找不到第二家。
所以劉衍對於私鹽生意的前景非常看好,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超過肥皂工坊,成為大盤堡的第一大產業。
當天王越便帶著幾名墩軍,急匆匆的離開了大盤堡,去聯絡私鹽販子了。
隨後的幾天裡,劉衍除了例行在軍屯和肥皂工坊兩處巡視之外,主要的事情便是紮在火器作坊內。
此時譚曉大的手下已經有了三十多人,火器工坊也從最初的兩間屋子內搬了出來,在大盤堡北面的一處宅地興建了一個院子,專門作為火器作坊使用。這處院子被劉衍命名為火器督造處,而譚曉大也被劉衍任命為火器督造處的主事。
“現在產量如何?”
譚曉大滿頭大汗的站在劉衍身旁,說道:“啟稟大人,現在咱們這裡每月可以打造鳥銃十杆,鎧甲五副,其餘長槍、雁翎刀、盾牌上百。”
劉衍點了點頭,火器督造處的產量暫時可以滿足大盤堡的需要了,現在打造出來的火器、兵器全都是庫存的。
可是劉衍還是想要繼續增加產量,因為兵力擴充的很快的,而兵備的打造卻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譚曉大這三十多人的規模,按說產量應該比現在更高,只是現在劉衍無法給眾人配備合適的工具和器械。
“看來有時間要攀登一下科技樹了。”
劉衍在火器督造處巡視了一會兒,便一邊思考著一邊回到總旗官廳,叫上汪博一起,二人策馬來到曬鹽場。
此時劉衍手中有了銀子,便派人從夏河寨前千戶所購買了十幾匹戰馬,除了劉衍和陳勳、汪博、張義、王越幾人各自一匹之外,剩下的十多匹戰馬全部劃撥給夜不收隊了。
苗紹、許銘和十名夜不收人均一匹戰馬,這也讓大盤堡上下無不眼紅。
很快劉衍和汪博趕到了曬鹽場。
自從王炆鎮過來視察之後,劉衍便又花了銀子僱傭了上百人,開始清理周邊的四處曬鹽池,準備一邊生產一邊擴大產能。
張義隊的墩軍正在周邊警戒,堡內的幾十名婦人則是正在忙碌著,北面煎煮滷水的房屋也是熱氣騰騰,一股股白煙不斷升騰起來,一派忙碌的場景。
張義聞訊急忙趕來,陪著劉衍四處看了看。
“甲長,第一批海鹽已經制成了,有七百來斤,現在已經全部入庫儲存了。”
張義邊走邊介紹著,同時還指了指不遠處的兩間房屋,便是曬鹽場的庫房,有一道一人多高的院牆圍著,另外還有兩名墩軍在院門口站崗。
劉衍說道:“製成的海鹽要注意防潮,這裡是海邊海鹽不能在這裡長時間存放,一旦受潮就賣不出去了。”
“那甲長的意思是,全部運回大盤堡去?”
“對,全部運回去!”
劉衍想了一下,然後說道:“今天回去,我會命人在堡內專門騰出一間庫房,專門用來儲存海鹽。這裡每製成一批海鹽,最多在這裡的庫房儲存兩天,兩天之內必須運回大盤堡,不得有誤!”
“是。”
隨後眾人進入庫房,劉衍親自看了看制好的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