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大盤堡總旗官廳。
從王家莊回來之後,劉衍升遷為王家莊百戶所管隊官的訊息便徹底傳開了,不但大盤堡內外張燈結綵,一千多戶軍戶載歌載舞的慶祝著,王家莊下屬的各處火路墩和屯堡也都炸開了鍋。
就在劉衍回到大盤堡的第二天,各處屯堡和火路墩的甲長紛紛趕到了大盤堡,趕到這裡拜見劉衍這位新上官。
就連古鎮巡檢司的百戶官巡檢宋功明也派人送來賀貼,來人還是宋功明的侄子宋灌,劉衍區別與別人,親自安排了酒宴款待了宋灌一番。
劉衍在總旗官廳內一一召見了眾人,對於這些個部下,劉衍並沒有太多的關注,這些各處的甲長之中,除了黃山墩甲長沈拓之外,沒有一個可用之人,全都是貪財的庸才。
在見過這些人之後,劉衍看著那一張張阿諛奉承的臉,更是打定主意要將這些人全部裁撤掉。
當然,劉衍裁撤這些甲長的時候,肯定會給予足夠的遣散費,讓這些人回家去當一個富家翁。可是如果這些人面對自己的寬容手段,仍在背後做對不起自己的事,劉衍便不介意施展雷霆手段,對這類人加以嚴厲的懲處,以免眾人誤為自己是濫加慈悲之輩。劉衍決不容有人背叛自己。
不過讓劉衍感到意外的是,黃山墩甲長沈拓卻沒有前來拜見自己。劉衍略微想了一下便釋然一笑,沈拓此人原本就是一個冷麵武將,對於這種主動拜見上官的奉承之舉,自然是不屑一顧的,而劉衍也不會因為這麼一點事而責怪沈拓,反而覺得沈拓此人是一個不偏不倚的好苗子。
待到那些甲長們陸續走後,劉衍也才有時間招集堡內一干部下過來商議事務。
眼下劉衍自己新任管隊官,王家莊各處又事務繁多,劉衍幾乎可以預料到,王家莊內部出了自己這大盤堡之外,其餘的地方肯定都是一團糟。再加上此時正值明末亂世,要趕在建奴大軍南下山東之前,將王家莊打造成鐵桶一般,自己還能有多少時間?是該開始佈置了。
很快一眾部下全都趕到了總旗官廳內,劉衍看著屋內的一干部下,陳勳、汪博、張義、許銘、苗紹等人個個喜氣洋洋、意氣風發。此次劉衍升官,他們也隨之水漲船高,作為劉衍的嫡系,這奉承拍馬之人如潮就不用說了。
不過坐在旁邊的王越卻苦著臉,劉衍麾下原本六個小旗官,現在只剩自己在原地踏步,其餘五人全都升遷為總旗官了,心中自然非常鬱悶。
另一邊,王芸禾滿眼歡喜的看著劉衍,眼神之中飽含愛慕。陳江氏則是笑盈盈的看著陳勳,彷彿在說:自己也有成為總旗官夫人的一天。
譚曉大、徐樂、楚韻非、趙昚、鮑學鎮、趙民、錢帛等人也是喜上眉梢,眾人在大盤堡的時候便已經可以一展平生所學,不但可以盡情發揮各自的特長,而且還可以公平獲得豐厚的回報。這一年多以來,眾人都已經脫貧致富,每個人的手中都積攢了不少的銀子,對於劉衍更是死心塌地。
如今劉衍升遷為百戶官,進駐百戶官廳出任管隊官,譚曉大幾人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今後一展抱負的平臺肯定更加廣闊,這自然讓眾人喜不自禁。
眾人寒暄了一會兒,劉衍看著在座的一干部下,心內則是暗歎,自己麾下高階軍官與正統文人還是太少,不是小旗官就是總旗官,要不是就是小吏,都是衛所下面的基層文武官吏,還沒有什麼真正的大才幹部下。
就算自己此次剿匪有功,立功幾人的升賞也是有限,官位不到,眾人的職位也不好安排。眼下看來,也只能先讓幾人去出任各處的甲長了,也正好將那些庸才替換掉。
於是劉衍沉聲說道:“我去王家莊上任之後,總旗官陳勳繼任大盤堡的甲長,小旗官王越為副手,率部駐守曬鹽場。陳江氏繼續留在大盤堡主持肥皂工坊。”
陳勳聞言喜笑顏開,大盤堡是劉衍的大本營,如今劉衍將大盤堡交給自己,那是將自己作為頭號心腹了,當即大笑著抱拳領命。
陳江氏也是高興,今後自己便是大盤堡的主母了,想想就高興,不過心中還是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將公事辦好,切不可耽誤了劉衍的大事。
只有王越有些沒精神,站起來抱拳領命的時候,臉上也沒有多少笑容。
劉衍見狀不禁笑了起來,對王越說道;“雖然你還是小旗官,不過你率領的人馬跟他們都是一樣的,平日裡訓練課可不要鬆懈。我可以告訴你和你們所有人,今年,最遲到明年,咱們肯定還會出徵,到時候你們人人都有立功的機會,到時候你這個小旗官可要抓住時機啊!”
王越聞言喜笑顏開,抱拳說道:“大人放心,屬下一定好好幹,爭取早日立功!”
“嗯,這就對了!”
隨後劉衍繼續說著自己的安排:
苗紹、許銘二人肯定是要跟在自己身旁的,要整頓王家莊,劉衍肯定要在身邊帶足兵馬,以震懾百戶所的那些官吏。
劉衍又對趙民說道:“趙主事便留在堡內,協助陳勳、王越二人處理堡內文書事務。”
趙民自然知道大盤堡的重要性,可以說對於劉衍而言,大盤堡的重要性甚至要高於王家莊,海鹽、燒鍋酒、肥皂的生產都在這邊,肯定要留下一個精通算術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