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劉衍率領東路軍三十多萬將士從錦州城出發,開始向遼河方向挺進。
此行的路線,是劉衍與各國防軍總兵官協商之後定下的,東路軍將士將途徑大淩河堡、杜家屯、西平堡等處,一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幾十萬將士抱成一團,向遼河一帶平行推進,絕不給清軍任何扭轉戰局的機會。
至於大軍的後勤補給,則由施大瑄率領的北洋艦隊提供,一千多艘戰艦不但可以為大軍提供來自海上的支援,還負責從山海關向前線轉運錢糧、裝備等各種物資,清軍想要切斷明軍東路軍的糧道,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報!”
“啟稟閣老,大軍前方,國防軍第二軍的先頭兵馬咬住了一支漢軍鑲黃旗的兵馬,人數數百,正在展開圍殲作戰。”
“報!側翼國防軍第六軍騎兵部隊圍住數百朝鮮兩黃旗兵馬,正在進行圍殲!”
這一路上,明軍的追擊速度雖然並不是很快,但是也絕對不滿,清軍之中的步兵和潰兵,或者是各旗的傷兵,幾乎都被清軍主力丟在了後面。
以至於劉衍率領的東路軍將士這一路上,不斷能夠追上零星的清軍兵馬,多則數百人,少則十幾人。國防軍各部將士只要遇到落後的清軍兵馬,便一擁而上當場圍殲,絕不會手下留情。
六天之後,劉衍率軍抵達西平堡。
西平堡是遼東的一處重要堡壘,當年野豬皮努爾哈赤便親自率後金軍西過遼河,當時守河的明軍不敵敗退,後金軍追至西平堡。
當年西平堡的守將名叫羅一貫,此人悍勇忠誠,面對野豬皮努爾哈赤的勸降,直接斬殺使者拒不投降,準備率領所部明軍將士死守待援。
隨後努爾哈赤率後金軍攻堡,羅一貫與守軍萬人皆力戰而死。明軍廣寧遊擊孫得功、總兵祁秉忠、參將祖大壽會同鎮武堡總兵劉渠率軍三萬赴援,在平陽橋遭到韃子大軍的伏擊,總兵劉渠等戰死,孫得功逃回廣寧,祖大壽逃到黨華島,全軍三萬人馬死傷殆盡。平陽橋守將閔雲龍及鎮武堡都司金礪等率軍民投降。
此時劉衍從西平堡殘破的城桓上,依稀還能看到當年大戰的痕跡,心中也充滿了遐想:“當年抗擊韃子的英烈,會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大明王師會捲土重來,會不會想到,滿清韃子會被漢家王師打得亡國滅種?”
“閣老,”
太子朱慈烺策馬過來,說道:“閣老,咱們進城吧。”
“好。”
當日東路軍中軍進入西平堡內,國防軍第一軍進駐城內駐守,其餘各軍在西平堡周圍駐防。
在堡城的官廳內,劉衍召集各軍總兵官議事,陳勳、汪博、張義、沈拓、王越、苗紹、許銘、錢樰、賈洪雨幾人,以及太子朱慈烺全部到場。
“各軍的夜不收要繼續向四周探查,以國防軍第一軍、第三軍、第四軍夜不收為主,向遼河方向深入探查。”
“是。”
隨後劉衍又指定以國防軍第九軍將士為主,負責從南面的雙臺子河入海口處,向西平堡方向轉運補給物資等輜重。
各部總兵官紛紛領命。
隨後劉衍又下令東路軍各部將士在西平堡休整一天,等待下一批物資補給補充完畢,再繼續向遼河方向推進。
當日軍議結束沒多久,劉衍便先後收到了海路軍和西路軍送來的戰報。
由於此時清軍主力就在遼河西岸一帶,所以駐守在海州衛、蓋州衛一帶的鄭芝龍所部海路軍,是從海上將戰報送到西平堡這邊的。
而西路軍的戰報,則是從西平堡北面的大黑山,翻山越嶺送來的。
兩份戰報,以海路軍的戰報先一步送到了西平堡。
在這份戰報中,鄭芝龍向劉衍稟報,海路軍各部將士已經以海州衛、蓋州衛為據點,構築了一道完整的防線,海路軍各部將士目前進駐各處、嚴陣以待,已經部署還了一道口袋陣,就等著多爾袞率領的清軍一頭撞進來。
“下官不敢保證能夠殲滅清軍主力於遼河沿岸,但定然可以將清軍數十萬主力阻擊於遼河一帶,不讓奴酋率部向瀋陽方向推進一步!”
有了鄭芝龍在戰報中做出的保證,劉衍的心中踏實了不少,如果能夠在遼河一帶殲滅多爾袞所部清軍主力,那遼東之戰就可以提前畫上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