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日,日本江戶城,天守閣。
此時劉衍已經代表大明與朝鮮國簽訂了《漢城條約》,訊息傳出來之後,明軍各部數十萬將士歡聲雷動,隨即在漢城周邊開始了為期五天的休整,劉衍定下九月初一大軍班師回朝。
而德川家光卻是驚怒交加,自己一手打造的五十萬出征大軍,竟然在朝鮮轉悠了一圈,一點好處都沒撈到,直接被明軍驅趕了回來,而且還賠上了大批的錢糧,以及兩萬多精銳足輕士兵。
這樣的局面對於幕府來說,是非常動搖威信的,對於德川家光來說,也是無法容忍和接受的。
於是一場關乎日本命運的會議,在天守閣內將此番出征朝鮮的將領全部召集起來議事。
山城澱藩初代藩主永井尚政,丹後國宮津藩初代藩主內藤忠重,幕府大老、若狹國小浜藩初代藩主酒井忠勝,將軍府老中松平信綱,武藏國忍藩藩主阿部忠秋,親信家將堀田正盛,小姓組番頭太田資宗,親信家將阿部重次,武蔵國忍藩藩主、同時是川越藩的初代藩主松平信綱,下野國壬生藩藩主阿部忠秋等人紛紛趕來。
眾人已進入天守閣正殿內,就看到了德川家光鐵青的臉色,眾人心中都是暗暗叫苦。
當眾人落座之後,德川家光便冷聲說道:“此番出兵朝鮮,乃是我日本進軍大陸的第一戰,可是結果卻令人難以接受,難道明軍當真如戰報所言,是那樣的難以戰勝嗎?”
說完,德川家光的目光便看向此番領軍主帥酒井忠勝。
酒井忠勝“嗨”了一聲,說道:“將軍有所不知,此番我率軍在礪山城與明軍對峙,原本是準備在此處與明軍展開決戰,一戰定勝負!”
“可是當我和諸位見到了明軍的軍容之後,便立即收起了決戰之心,而蒙生了退意。”
德川家光問道:“為什麼?你們都是日本最勇猛的大名,是日本人的驕傲,難道都被明軍的軍容給嚇住了嗎?”
酒井忠勝老臉一紅,隨即低頭說道:“嗨!我們正是被明軍強大的實力所震懾!”
聽到酒井忠勝直截了當的承認,德川家光的臉色也不禁變得非常難看,說道:“戰報之中寫明:明軍全員披甲,裝備大銃至少一萬門,當真如此?”
“千真萬確!”
酒井忠勝說道:“而且明軍的兵卒高大威猛,我軍的武士在明軍士兵跟前,就好像是孩童一般。而且明軍之中騎兵眾多,部下十萬眾,更裝備了大量的鐵炮。如今的大明軍威,恐怕已經不下當初的大唐了,所以我等才沒敢對戰。”
聽了酒井忠勝的話,德川家光久久無語,一眾將領也沉默無言。
許久之後,德川家光猛地一拍身前的案几,大聲說道:“日本決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變革!”
眾人聞言大吃一驚,紛紛驚慌的看向德川家光。
“大明在幾年前還是日暮西山,幾乎被滿清和內部叛亂攻滅,大明為何能夠重新振作起來,就是因為變革!”
此時劉衍在大明推行新政和軍改的事情,已經透過在長崎經商的大明商賈傳播到了日本各地,德川家光也有所耳聞,甚至還知道一些具體的措施。
只是為了維護幕府的絕對統治,德川家光一直堅持閉關鎖國之策,同時也不允許在日本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
可是朝鮮一戰,強悍無比的明軍給了德川家光一記響亮的耳光,如果不是大明內部突然發生了不明所以的變故,致使明軍主將劉衍急於撤軍回國,恐怕集結了全日本精血的五十萬大軍都要葬送在朝鮮!
所以,此時的德川家光已經顧不上許多,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日本已經與大明交惡,一旦大明整頓好了後方,難保不會像大元一樣東征日本,到時候自己拿什麼抵擋強大的明軍?
要知道所謂的神風可以阻擋不習航海的蒙古人,卻擋不住百多年前就已經七下西洋的大明,這樣的神蹟不可能出現第二次!
酒井忠勝激動的說道:“將軍,日本要如何變革?”
德川家光說道:“今天的日本要像當年效法大唐一樣,將大明當成老師,進行變法革新!”
眾人聞言大吃一驚,日本可沒有大明那樣身後的底蘊,如何能這般折騰?
可是德川家光卻不管這些,隨即開始與眾人討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