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訓兩句再走
易遲遲覺得希望不大,虎頭鞋這些實在是太小眾,受眾也少。
再者現今外賓有限。
另外,南邊才是針線活發達的地方,這是地理和自古以來的經濟遺留下來的特性。
真要做這個,滬市那邊的友誼商店完全可以就地找人,比和書記他們合作來得方便。
但書記興致勃勃,易遲遲也不好潑冷水。
只能笑著將人送走,轉身就垮了張臉。
市場不開放,經濟就起不來。
然而,這事急不來,時代的洪流下,個人力量是渺小的,想要改變難如登天,除了被裹挾著前進,別無他法。
所以,等吧,等改革開放,春天就來了。
她坐回繡架前,拿了絲線開始幹活。
繡了個把小時,送書記離開的隊長叔和藥子叔又來了。
兩人來的目的也不是別的,想問問易遲遲書記說的這事靠不靠譜。
她的回答也很簡單,“我不知道。”
“你不是剛從羊城回來?”
“我從羊城回來不意味著我就知道這些。”
對於大隊長的話,易遲遲是哭笑不得,她耐心解釋道,“我在友誼商店是做繡師,不賣貨,對客戶群體的購物意向沒做過研究,也沒看見過有賣虎頭鞋這些的。”
藥子叔秒懂,“也就是說這個生意做不了。”
這誰知道呢。
“等書記他們的訊息吧。”
她又操心不了,也輪不到她操心。
真談成了,對保安公社來說好處多多,書記的政績也得添一筆,有利於他往上升。
沒成,也損失不了什麼。
“耐心等著,你們急也沒用。”
大隊長點了根煙,吧嗒吧嗒抽了兩口後嘆了口氣,“哪裡能不急,真談成了還可以要兩個學徒工的名額。”
易遲遲沒吭聲,藥子叔來了興趣,“真成了名額你準備給誰?”
“知青點的女知青給一個,珠珠她們給一個。”
這是個好隊長,沒影的事已經在想如何分配名額了,連知青點都沒漏。
想到周秋雨她們,易遲遲倒是希望能成。
然而她希望沒用,這事不看他們這邊,主要看滬市那邊。
看看大隊長,又看看藥子叔,她道,“你們倆怎麼這麼閑?地裡的活幹完了,隊醫室裡的中藥儲備都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