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大人,此處便是當時那些士兵的住處之一。”老管事帶著燕一真站在衛千營大門前。
衛千營本是為天長之安而立,如今卻徒有空設,連象徵皇室的牌匾也不知去向。當年天長以禮佛聞名,是皇家欽點的國教之地。而今不過短短百年,佛家與道家此消彼長,幾經變遷,最後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曾經的國教,再也無人提起。
營內極為慘烈,角樓被削去一半,樹幹上砍痕遍佈,門上是撞擊的圓形凹陷,破裂處盡是斷開的木屑。
營中已被初步清掃過,但依稀可見曾經遭遇的種種。此情此景,並不如戰場般讓人沸騰,只叫人心灰意冷。
老管事差人搬來衛千營的歷事簿,“大人,這是大家拼死保住的,一直派人守著,想必其中有些秘密。”
燕一真一連三日都在翻閱歷事簿,得出了初步的推論。
老管事所言基本屬實,而且柳花縣對天長縣積怨已久,這下可算是個大爆發。
他對當年的事情大概有了數。只是在看見那位都尉大人的名字後,他整個人有點不大好。
秦州驍勇都尉張車前,三年前到任,掌秦州八縣禦馬司、車輿司、千衛司、巡檢司……
張!車!前!
燕一真此刻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
82.
沒想到更讓難為情難的還在後面。
自己獨處時,再怎麼丟臉的舉動也不怕被人看到。但是眾目睽睽之下臉紅,那真是非常尷尬。
比如現在,燕一真騎在張車前的馬上,覺得自己快要被蒸熟了。
到底是哪裡來的火!為什麼這麼熱!
說起來,只是一次例行下訪,燕一真帶著衙役行至山腰,遇上了一夥衣衫襤褸的流民,口音怪異。
十幾個流民,對五個衙役,加上一位愛和山賊講道理的燕知縣。在他看來,山賊和流民也沒有太大差別,流民被逼無奈,可不就成了山賊?
……循循善誘,從上古堯舜講到前朝覆滅,太平不易,就很苦口婆心。
但是在流民眼裡,講道理就是拖延時間,文縐縐的誰要聽?直接撲上去扒搶衣物和銀錢。
流民無賴,衙役也不是白當的,當即舉起佩刀對抗,一團一團扭打在一起。
正糾纏得難解難分,由遠而近“嗖”一聲鏗鏘入耳,領頭的流民捂著胳膊慘叫,他被一支利箭牢牢釘在了岩石上!
滁夕山上的岩石最是堅硬,這一箭讓在場的個個心驚。除非那流民敢自斷一臂,否則絕不可能逃脫。
這等神力,唯有當年的李廣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