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閣有三大坑聞名於世。人文派,遺蹟派,自然派。
人文派研究歷史上所有出現過的功法,異能乃至所有生靈的不同尋常之處。聽起來很美好,研究史上所有出現過的超凡能力,既可以提高專精等級,也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加深對道的理解,可謂一舉數得。
但是隔行如隔山。即使是今修中同系不同流派的功法,都很少有人能有精力去研究的,能研究透徹的可謂萬中無一。
至於那些壓根就不是一個體系的超凡道路,越研究越懵逼,那是正常操作。
這不僅僅是需要從頭積累一個超凡道路的知識,而且有些道路看起來互相矛盾,研究的越深,疑惑越重。學多學雜了,就是指的這種情況。
別說什麼殊途同歸,只有在終點處才有意義。
現在人道絕顛的修士都只敢說是摸到了道的門檻,對於那些普通修士來說,一旦理念相互衝突,就徹底廢了。
人文派的專精等級提升不光是慢,一旦研究途中有了解不開的疑惑,瓶頸說卡就卡,不帶一點商量的餘地。
遺蹟派顧名思義,就是對所有的遺蹟展開研究。遺蹟代表著天外傳承,代表了另一個巔峰修行界的精華。把遺蹟研究透徹了,瞭解了遺蹟的執行規律,掌握了遺蹟的漏洞,那豈不是想要什麼有什麼?
而且大多數的遺蹟裡的修行條件都高於引靈界的平均水平。完全掌握了一處遺蹟,就相當於擁有了一處絕對安全的後花園,是萬古基業的起點。
雖然遺蹟已經出現很久了,但是對於遺蹟的瞭解都還處於入門階段。很多大勢力所謂的擁有了遺蹟,只不過是摸清了進入遺蹟的條件罷了。所以遺蹟派的修士是很受歡迎的。打著研究的旗號,想進哪個就進哪個。
聽著是不是很美好?但是說白了,這群人就是另類的考古專家。而且是專門發掘那些九死一生的古建築。是修行界死亡率最高的道路之一,能和血戰之道相媲美。
別以為考古學家整天和那些古玩,文物打交道,就會有多少灰色收入。實際上大多數的遺蹟派,都是兩手空空的進去,兩手空空的出來。
專注於研究遺蹟了,哪還有時間去尋寶。說不定還會為了方便,花費血本狗買遺蹟內的資訊呢。
自然派講究天人合一。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身心都會被淨化,精神會無限的拔高。
聽著是不是很心動,對於那些被都市快節奏逼成狗的白領來說,田野之趣,就是傳說中的幻想鄉。
但是真要是這麼簡單,也不會被列入三大坑之列了。
自然派追逐的是大自然的感動。不能領悟天地之趣的修行者,在此道上是不會有收穫的。而那些貼近天地的修士,在天人合一的過程中有迷失的風險,一旦喪失了自身的主意識,就有化道的風險。和天地融為一體,也算是另類的永生了。
自然派死亡率能排在後列,全靠那些菜雞在做分母。實際上真正有天賦的自然派比遺蹟派危險多了。
......
何凡來到道閣和一個健談的高階修士聊了起來。
“今修嫡傳天地至理一道,都有幾個分支?”何凡好奇的問道。
“天地至理一道三大分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健談的高階修士名為豪鍵,是一位自來熟的傢伙。
“等等,你剛才說的三大坑感覺好像都是天地至理一脈的吧?”何凡感到不妙,不安的問道。
豪鍵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你真聰明,舉一反三,一點就透。
何凡感覺牙花子疼,前世就掉進了材化物環四大坑,現在又進了今修三大坑。明明看起來那麼高大上的,怎麼就這麼悽慘呢。這都是什麼命啊!
“你知道道閣中,天地至理派三分支中最好打交道,最容易見到的都有誰麼?”何凡打算和老前輩嘮一嘮,取取經,看看哪個坑淺一點。
“自然派聽名字你就應該能猜出來他們會不會在道閣了。這裡是哪,他們修練要呆在那?”
感悟天地自然是在郊外,在荒野中。獨自一人領略大自然的風光,遠比在鬧市,接受喧囂,更容易有所成就。
更何況道閣是在上京,修士最活躍的地方之一,各種勢力交織,時時刻刻都在爆發矛盾和衝突,自然派的修士呆在這久了,專精等級怕是要不進反退了。
好不容易將投胎技術練的好一點,有錢有勢,能夠享受一輩子富貴,去野外求生算怎麼回事。何凡心情有點不爽,還沒開始選就被排除一個。
“遺蹟派的人常年都帶著遺蹟中,除非有大事,否則他們是不會出來的。”壞訊息一個接一個。
作為有過進遺蹟經驗的何凡,自然明白遺蹟裡有多危險。君子不立圍牆之下,此條道路自然也是不能選的。
“人文派都在苦心研究歷代功法和筆記,哪有空出門啊。即使出門也是想辦法去驗證自己的研究成果。”豪鍵就差沒直接說,天地至理一脈都是天煞孤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