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聽後,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得意之色,似是受到老師表揚的小學生一般。
這截然不同的一面,著實讓在場眾人大跌眼鏡。
「行了,貧道得知藥師親征之事,便從金鰲島趕來,助你一臂之力。」
李長生掃視了一眼大殿中的眾臣,這數百名文武大臣之中,華夏曆代人類佔了七八成之多,僅有少部分是洪荒土生土長的人族。
當然,能站在這大秦權力中心,最次也得是修仙得道之輩,也就是成仙。
「徒兒謝師尊!」
嬴政感激的說道。
「李斯、孫武等內閣大臣、軍機大臣留下,其餘人退朝吧。」
他轉過身來,擺了擺手,示意眾臣散朝。
「百官退朝!」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見狀,唱喏道。
「臣等告退!」
眾臣行禮之後,緩緩退出大殿,只留下二十來位大臣沒走。
嬴政立國之後,吸取華夏曆代的官職變化,設立了內閣和軍機處,以權衡文武,併為皇帝分擔政務。
百官之銜按一至九品而下,內閣首輔李斯及軍機大臣孫武皆為正一品,各率數名內閣次輔、軍機行走組成內閣和軍機處,其品階較低,僅五六品。
內閣和軍機處之外,另有大理寺、錦衣衛等要害部門,負責監察百官之責。
其下,有九部之稱,如吏部、民部、工部、禮部、外交部、教育部等等。
各部尚書皆為副一品銜,輔有兩位三品銜的侍郎,另有各郎官等職。
地方上,有各城之主,皆為正二品大員,掌一地之政務,為封疆大吏也。
另設有多名三品銜的副城主,分管民生、教育、經濟、軍事、監察等職,與城主分庭抗禮,也算是為君者的權衡之道。
京師的內閣、軍機處和九部衙門,再加上各城的地方衙門,組建起了大秦帝國的權力核心。
言歸正傳。
內閣以李斯為首,另有蕭何、陳平、諸葛亮、荀彧、房玄齡、杜如晦、狄仁傑、李善長等八人為內閣輔官,共同輔助始皇帝處理整個大秦的政務。
而軍機處則是以兵聖孫武為軍機大臣,統領一幫軍中將帥,負責整個大秦帝國的征伐之事。
這烏央央的二十多人留了下來,一個個都恭恭敬敬的跪坐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
「師尊,那大炎國來勢洶洶,徒兒該如何應對?」
待百官離開之後,留下的都是絕對的心腹,嬴政這才放下始皇帝的架子,露出無奈之色。
他也沒想到,那佛教竟然派一位大羅境的強者親自掛帥,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無賴、更不要臉的嗎?
「你慌什麼,為師這次親自坐鎮咸陽,藥師若是敢不講規矩,為師也不介意殺雞儆猴!」
李長生擺了擺手,示意他莫慌,說道。
這才哪到哪啊,當年巫妖二族屠人族的時候,場面可比這大多了。
「那.....師尊的意思是,徒兒出兵反擊?」
嬴政一聽,放下心來,試探道。
「不錯,人皇之位,不是靠誰施捨而來,而是靠你自己去爭、去搶、去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