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謝聖父!」
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後鄭重的對李長生躬身一拜。
他哪裡聽不出對方話裡的意思,皇帝畢竟居廟堂之高。
哪怕他朱元璋出身底層,但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只有親自體驗底層百姓的艱辛,才能制定更好的國策,善待百姓。
聖父的意思,是讓他不要忘了根本,要時刻將百姓放在心上。
「不,你沒明白貧道的意思。」
朱元璋的心中所想,自然瞞不過李長生,他掃了一眼,不由搖了搖頭道。
而後,李長生伸手一點,從地裡長出了一張石桌和兩方石凳。
「坐吧,咱們先好好聊聊。」
李長生坐了下來,示意朱元璋也坐下。
「是,謝聖父。」
朱元璋感謝了一番後,依言坐了下來。
「你認為大明王朝建立以後,天下百姓會很幸福,還是依舊如故?」
李長生變化出一套茶具,
衝了一壺茶,喝了一口清茶,淡淡地問道。
「聖父可是考校咱的治國水平?」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取了一杯清茶呡了一口,而後說道:
「不瞞聖父,咱出身微寒,大字也不認識幾個,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了。」
他絲毫不避諱自己的過去,朗聲說道:「不過,咱還年輕,今年才四十歲,不懂的可以學。」
「治國一道咱也不大懂,但咱手下有一幫老兄弟相助,集思廣益,總可以制定出一份符合咱大明的國策。」
「這些日子,咱正和陶安、劉伯溫、李善長、朱升他們商量著,該如何制定我大明律。」
「咱想著,那幫子官員最是狡猾多端,貪腐成性,咱打算制定一系列嚴酷的律法,牢牢管著這幫子官員,免得他們禍害百姓。」
「至於天下百姓,那聖父您不用操心,咱自己就是出身貧民之家,自然知道該如何對百姓好。」
「所以,聖父之問,咱認為,咱大明建立之後,天下百姓將過得比以往更幸福。」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後,洋洋灑灑的說道。
說到這裡,他不禁回憶起自己小時候。
那時候,他家裡窮得叮噹響,一家人都只有一條褲子,只有出門的人才穿褲子,不出門的人就光著屁股窩在家裡。
而且,他經常吃不飽飯,吃一頓餓三頓,後來他的父親朱五四、母親陳氏、大哥朱重四接連餓死。
元廷無道,殘暴不仁,定下各種苛捐雜稅,盤剝百姓。
地方上官員貪腐成性,有如豺狼,又有四等階級的存在,使天下漢人苦不堪言。
因此,在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對於那些貪官汙吏最是痛恨,心裡隱隱有了打算。
他要制定一份非常嚴酷的大明律,用來管著天下官員,不讓他們貪汙。
「你說的是《大明律誥》吧,貧道已經在未來看到了,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