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前塵,朱元璋覺得自己很幸運。
他生於元末亂世,家貧如洗,窮到一家人合穿一條褲子,吃了上頓沒下頓。
後來,家人接連餓死,他只好跑到皇覺寺當和尚,這才勉強活了下來。
再後來,當和尚也吃不飽,只能跑路,一路沿街要飯,乞討為生。
兒時的經歷,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後面推翻蒙元,建立大明,當上皇帝之後,他始終都不忘本。
他生活上非常節儉,堪比漢文帝,對官員的賞賜非常吝嗇,但他對百姓卻從不吝嗇。
他頒佈天下告示,凡七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衙門每月給米一斗三升肉三斤,八十以上者每月給肉三斤,八十以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由朝廷供養。
他執政四十八年,大明做到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朱元璋
可以拍著胸脯,毫不愧疚的說,自己算得上是華夏有史以來,唯一真正為底層百姓考慮、為底層百姓說話、對他們好的皇帝。
這樣豐功偉績的一生,朱元璋已經沒什麼遺憾了。
「爾等都下去吧,阿標留下。」
感嘆了一陣之後,朱元璋擺了擺手,讓殿內的眾人都下去,他有悄悄話要對阿標說。
「臣等遵旨。」
眾人不敢有異議,齊齊退下。
大殿內,就只有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兩人,連侍候的太監、宮女都退了下去。
朱元璋站起身,精神奕奕的來到御書房,開啟了一個機關,從中取出一本書,遞給了朱標。
「這本書,唯有我朱家皇帝才能看,哪怕是太子都不能看。」
朱元璋的神情很是嚴肅,對朱標說道:「你日後臨終之時,一定要傳給下一任皇帝,再讓下任皇帝傳給下下任,代代相傳。」
「是,父皇!」
朱標應了一聲後,將目光看向書封,上面赫然寫著《明史》二字。
「啊這....」
朱標心中一驚,不由得抬頭看向老朱,目露疑惑之色。
要知道,只有一個王朝覆滅之後,後代的王朝才會給它修史,比如元朝修宋史、明朝修元史這樣。
哪有朝代剛開始就有了史書的,從來沒有過。
正因如此,朱標才會如此疑惑。
「標兒,你可還記得洪武元年,咱剛剛舉行登基典禮之時?」
帶著朱標回到寢宮之後,朱元璋問道。
「父皇說的是我人族聖父?難道這是聖父當年留下的明史?」
朱標聞言,不由得回想起了四十八年前的往事,心下一跳,驚呼一聲。
「不錯,當年聖父離開之前,給咱留了一部《華夏五千年史》,咱摘除了咱大明前面的史,將其放在咱大明的藏書館,想必你也曾經看到過。」
重新坐回龍床之上,朱元璋緩緩說道:「至於咱洪武朝之後的記載,咱另外藏了起來,除了你母后,誰也沒告訴。」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