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所謂的夢境無所謂的虛實,夢來源於萬物內心深處的記憶以及對生活的臆想交織而產生,說它虛幻但卻又源至於真實,說它真實但卻又源至於虛幻;所以夢境無所謂虛假與真實。”
首先玄弘大師闡述一下關於夢境的來源,世人皆認為所謂的夢是虛化的,而玄弘大師怎說明夢境無所謂虛實,你不能說夢境是虛幻的,也不能說夢境是真實的。
“大師是說,我夢中的情景亦真亦假?”
聽完玄弘大師的闡述之後,羅浩然又得到了一個帶著疑問的答案。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本來就是世界的交織,真假與虛實相輔相成,真中有假、虛中有實這才是世界的本質;夢境亦是如此,或許從另外一中層面來講,所謂的夢境是我們未能踏足過的神秘世界罷了。”
在玄弘大師的闡述之中,真假不過是世界的本質,也許在現實世界的人來看夢中世界是虛假的,而在夢中世界的人來看現實世界才是虛假的,所以有著虛假和真實的交織才會形成完整的世界,夢境是現實一部分的折射,而反過來現實又倒映出一部分夢境,所以夢中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不可切分開的。
“那請問大師,真是如此,那夢中的我是誰,而我要追尋的那人又是誰,我該去哪裡尋找?”
聽完玄弘大師的闡述之後,羅浩然似懂非懂,真如玄弘大師所言,夢中的他和現實的他又有何聯絡,那夢中那個他要追尋的人與她又有什麼關係,一連串疑冒出羅浩然的心頭。
“白少俠的這麼疑問,恕老衲也無法回答,這些疑問的答案需要白少俠自己去尋找,或許有一個地方會有白少俠需要的答案。”
對於羅浩然最後的這些疑問,玄弘大師真的是沒有辦法去解答,羅浩然想要的答案得需要他自己去尋找,不過羅浩然的情況倒是讓玄弘大師想起了一個傳說,或許羅浩然可以從這個傳說之中尋找到自己的答案,不過卻太過虛渺。
“真有這樣一個地方嗎?是什麼地方?還望大師告知一下。”
雖然玄弘大師不能給我自己心中疑惑的答案,但是聽到玄弘大師說有一個地方可能有自己需要的答案,羅浩然心中也是激動萬分,請求著玄弘大師把他所說的那個地方告訴他。
“有,也沒有!傳說之中每個世界都有一個世界之門,世界之門是世界之間的連線點,只要透過世界之門便可到達一個全新的世界,不過要想找到世界之門是不可能的,因為世界之門流動著存在於世界的任何角落,有緣自會現,無緣的話,就算你耗盡一生也不得所見。”
曾經為了這個傳說,多少人窮盡了自己的一生,為了這個傳說,葬送了多少人大好的年華,最終都只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久而久之,人們便漸漸放棄了,而這個傳說也慢慢被人們遺忘。
就玄弘大師看來,羅浩然就算知道這個傳說,想要透過世界之門希望甚是渺茫;不過萬佛講究緣分,就看羅浩然有沒有這個緣分,這也是玄弘大師會告訴羅浩然的理由。
“世界之門? 那有人透過世界之門嗎?”
對於羅浩然來說,有希望便是好的,就算再渺茫,也無所謂,羅浩然關心的是既然是傳說,那到底有沒有人透過世界之門而到達另一個世界,如果有人透過世界之門,那麼對於羅浩然來說便不再是迷茫。
“有,傳說在幾十萬年前有一個人透過世界之門,進入另一個全新的世界。”
世界之門的熱潮便是從那時開始,雖有傳聞有那麼一個人透過世界之門,但是並未有人親眼認證,玄弘大師也不知其是否為真,曾經的未出家的他也試圖找尋世界之門 ,最終也不過徒勞,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頓悟身入佛門。
“多謝大師解惑,此行目的已完成,白某便先行告辭了!”
既然想要的答案已經得到,心中的困惑已明然,羅浩然便不在逗留,遂向玄弘大師拜謝告辭。
“白少俠不必客氣,這也是白少俠與老衲之間的緣分。”
能為羅浩然解惑對玄弘大師而言這是一種緣,一種羅浩然與他之間早已種下的緣,所以無所謂謝與不謝。
“大師,請留步!”
羅浩然告辭向禪房外走去時,發現玄弘大師跟隨上來相送,踏出門口之後,羅浩然便轉身對玄弘大師謝絕道。
“那白少俠慢走,老衲就不遠送了。”
既然羅浩然謝絕了自己相送,玄弘大師也停下了腳步,告別之後便轉身回去禪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