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人很聰明,全都把矛頭瞄準了小白的明星身份!
於是,小白就成了他們口中的‘劣幣’還有‘給青少年帶來惡劣影響’的典型人物!
白小飛再怎麼沒所謂,也受不了被人這麼汙衊!
媽蛋,必須要教他們做人!
……
小白的微博才釋出,立刻有粉絲@他,是一名ID名為‘雙笙經年’的網友,他整理了一篇‘文藝界腐敗現象’的文章。
針對的就是白樺,把握著重要批評資源的教職、公職學者,長期以來又從事著書商的策劃和推廣活動。
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你丫既然是文學評論家,難道不知道應該要避嫌嗎?
一手掌握評論權,一手又推銷書本…
文壇與市場通贏通吃?
古今中外,似乎還難以尋到這樣的特例,身居中國社會科學院象牙塔之高位,然又策劃和推廣著低極流俗的言情,且多次親筆撰文將這些低階流俗的拔高到莫名奇妙的高度!
為了賣書,甚至夥同一堆人把一本原本毫無名氣的愣是捧到了‘好萊塢以百萬美圓買了版權’的高度,當然事實證明這特麼只是謊言…
問,這麼碰瓷好萊塢怕擔負法律責任嗎?
《著作權法》對類似的欺詐行為沒有規定;個體的索賠即使成功,對於索賠者來說也是得不償失,而對於欺詐者來說則是毫髮無損。
“這種事太普遍了,我給你看看馮驥才先生的一篇文章。”
小白不屑的笑了笑,然後找出了馮先生寫的:“文藝工作者應有明確價值觀”
馮驥才先生大概是當代目前來看寫作最接近老舍的人之一,至少在人品方面沒得挑!
“雅賄”就是變相的輸送利益。送錢太明顯,那就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送字畫。為什麼受賄的人願意接受這種方式?首先是獲得了利益,另外就是送字畫顯得很高雅,擁有這件作品,能夠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品位。”
“現在有些畫家的畫,能賣到幾十萬塊錢一平尺,比唐伯虎、齊白石的畫都要貴,這是很怪誕、很荒唐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動力,很大來自於“雅賄”、“雅腐”。”
“大大在去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說,我們的文化有高原,沒有高峰。因為我們創作“高峰”的積極性被侵蝕了。文藝腐敗說到底還是經濟腐敗,文藝領域能腐敗,是因為在市場環境裡,文藝作品可以直接變成錢,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市場化導致文藝作品的價值與價格發生了偏差。”
發完連結,大概過了五分鐘,有人發私信問:“老大,我們要怎麼做?”
怎麼做?
這年頭還有比熱搜榜更好的熱點嗎?
“這樣,咱們把剛才‘雙笙經年’發的東西頂上熱搜,他們不是想蹭熱點嗎,乾脆就讓他們變成熱點好了!”
“…沒問題!”
“不用你們花錢,我找人,你們幫著評論下就行了!”
把一篇微博頂上熱搜幫是需要花錢的!
早中晚三個時段,進前十、前五、前三的標價也不同,按小時計價,報價一般是兩萬至五萬元!。
跟點娘刷排名差不多,不過點娘是合理的營銷…
你們丫不是牛逼嗎?
一個個頂著這麼長的字首,看看你們做了啥好事!
讓網友們看清楚所謂的文學評論傢俬底下到底做了什麼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