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章 和尚

第169章 和尚

耳邊的聲音越熱烈,夏公子的臉色越僵硬。

他以自家的茶酒為榮,又因為得父親喜愛,他比旁的族人更容易接觸到茶酒的釀制,且因為擔心手藝再會失傳,所以夏家家主便一直帶著兒子親自圍觀了釀制過程,並對出來的酒液進行品評鑒定。

所以此刻都無需同別人一樣一步一步地來鑒定,單從酒色與茶香方面來看,就已經不遜於自家出來的茶酒,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人能夠製作出比夏家更加澄透的茶酒出來?

“好酒!好茶酒!”不知哪位客人喝得歡喜,興奮地大聲稱贊,“時隔多年,沒想到老夫能再飲上茶酒,此生無憾矣!”

“此俞家茶酒與大人當年所飲茶酒孰優孰劣?”

“哈哈,非要評一個高下優劣來,以老夫來說,此俞家茶酒更加清冽,茶香清修,酒夜澄透,讓人回味無窮,但各人所好,老夫不好說,哈哈,不好說,也許存上幾年,這茶酒能夠更加醇厚。”

夏公子的手一抖,杯中的酒液灑落在手上,連衣袍上都沾上幾滴暈化開來,卻顧不得失儀。

三皇子雖然面不改色,但捏著酒杯的手指卻也微微用上了些力氣。

三皇子想要維持風度,不能失了他一向以來向人展示的溫文爾雅的姿態,明知一些人用眼角餘光留意他的表情的情況下,更不能看出他的真實想法,畢竟風聲已經放出去,現在在座人能有幾人不知他的清心文館將以茶酒來汲引文人士子一事,更何況夏家公子今日還與他們一同出場了。

所以哪怕被打了臉,三皇子也得微笑著,還要說出贊揚的話來,心裡卻在嘔血。

八皇子可沒有這樣的城府,畢竟他沒有二皇子幼年時的那段經歷,向來要什麼有什麼,現在聽旁人的話卻火大:“誰不知道茶酒是由夏家推出來的,這俞家茶酒到底什麼來歷都未可知,本殿還說這釀制的法子是不是從夏家偷了去的,也敢公然放出來讓人叫賣,簡直無恥之極!”

三皇子臉色一變,斥道:“八弟住口!俞家茶酒由俞縣主提供,你這番話難道是指責俞縣主偷盜夏家之物?當年夏家酒坊遭大火焚燒時,俞縣主才多大?”

四周熱烈的議論聲都消了下去,提到茶酒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夏家,八皇子說茶酒是夏家之物也非無的放矢,俞縣主如何知曉茶酒釀制之法的確可疑。

因茶酒多為文人推崇,倘若真的來得不明不白,對於文人來說就是品行上的一個汙點,便是酒再好也讓他們無法接受。

三皇子一番話也肯定了夏家茶酒之法被人偷盜了去,雖以俞縣主的年紀來說不可能是偷盜之人,表面上看像是為縣主開脫,但俞縣主背後之人呢?

汪語大急,壓低聲音怒道:”這根本就是栽贓陷害,他們自己茶酒還沒來得及推出來,就被俞家酒館搶了先,就耍出這等卑鄙之法陷縣主於不義。再說世上夏家能釀得茶酒,別人家怎就釀不得茶酒了?夏家第一人的茶酒釀制方法又是從何得來的?“程軒想了想說:”不必著急,俞縣主和六皇子他們既然敢推出茶酒,不可能沒料到夏家的態度,何況只眾人的議論,俞家的茶酒比當年夏家的茶酒品質口感更佳。“”就怕他們藉口是從夏家偷盜了去,想要強行索回縣主手上的釀制之法。“汪語擔憂道。

程軒笑著搖頭,既有了應對之法,又如何會讓他們得逞:”安心看下去吧。“這邊八皇子三皇子的話也經人傳到佑德帝耳中,後者臉色變了變:”這是三皇子說出來的話?“爾後又嘆了口氣說,”朕的這些兒子們一個個心思都不小啊。“可惜這番話說出來誰也不會介面,要俞晨說,要是沒有心思才怪呢,畢竟再進前一步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都是皇帝生的兒子,又怎會甘心將來要對別的兄弟磕頭只能稱臣?要說佑德帝當年不也是這麼過來的,當年他的上位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應當更能理解他的這些兒子的想法才是。

後君擔憂地看向俞晨,問:”你們安排好了沒有?“關心則憂,瞭然內情的後君仍舊會擔心。

俞晨點了點頭,如果沒有三皇子摻合其中,他與六皇子尚亦瀾根本不會搭理夏家的態度,不過既然要推出茶酒,他也不會毫無準備,所以說:”後君放心,最後吃虧的只能是夏家。“外面,韓海珠他們這邊倒是對夏家俞家之爭沒什麼意見,聽到另一邊鬧起來,還不滿意地說:”不就是個酒麼,夏家能釀別人家就不能釀了?夏家能想出釀造的法子別人就想不出來了?別人想出來的非說別人是偷盜來的,真是豈有此理!“要知道這個年代的人可不懂得什麼專利保護法的。

其實和茶酒相比,他們這些人倒更愛喝青梅酒。”就那些酸儒愛裝模作樣罷了,別管他們,我們玩我們的!“又有人不屑理睬,幾人又嘻嘻哈哈地繼續玩投壺的遊戲,以輸贏來定飲酒的量。

另一邊,桃綠笑盈盈地走了出來,向爭論中的眾人行了一禮說:”縣主早料到俞家茶酒的出現會引起諸位的爭議,所以讓桃綠給諸位計一則故事。“他的出現和說出來的話並沒引起眾人的倒喝,因為眾人都清楚他的身份,原來是佑德帝身邊的宮侍,雖然現在被賜給了縣主,但原來的身體帶來的效應沒那麼快減退,於是紛紛讓桃綠快說。”諸位可聽說過了衍大和尚的名號?“”了衍大和尚?那不是以好茶好酒又愛雲遊四方而聞名的大和尚嗎?難道他還活著?“有年長者驚呼道。

隨著第一人驚呼,又有人想起這麼個大和尚:”難道你說的是雲觀寺早年那位了衍大和尚?“這位佛法深厚深得主持喜愛,但本人卻特立獨行,不愛佛法偏愛茶與酒,當年京中誰不以得到了衍大和尚的茶和酒為榮,可他早早就離開了京城,居無定所,最初還有訊息傳回來,後來便徹底失去了蹤跡,不少人以為他在外坐化了,引為憾事。

桃綠見越來越多人想起這位大和尚,更繼續說下去:”了衍大和尚,獨愛茶與酒,更生出一個念頭,要將二者結合起來,既有茶的清香,又有酒的醇厚,他于山中小寺鑽研多年,終於讓他釀出了滿意的茶酒。“說到這兒不少人都看向在座的夏公子,之前便是沒人認識這位,也因為之前的一出讓他被人知曉了,桃綠說茶酒為了衍大和尚,所作,那麼夏家的茶酒又是從何而來?想到之前八皇子的質疑,之前有所懷疑的人不免可笑起來。

若說茶酒為了衍大和尚研製出來的,在座熟悉這位和尚的人沒有不信的。”不過當時了衍大和尚年事已高,一日又于山中摔斷腿,碰巧被一個少年路過看到扶他回寺,並常常看望照顧,或許是了衍大和尚,感念這份照顧,又或者是不想自己所得就些失傳,於是便將自己製茶與茶酒的手藝傳給了少年。多年後,我家縣主又遇到了同樣的事,從那位傳人手中習得了釀制之法,才有今日的俞家茶酒。“”可知當年的少年是誰?“桃綠的解說讓不少人對那少年的身份産生了興趣,唯獨夏公子臉色變白,眼中更是驚愕與不敢置信。

桃綠又行了一禮說:”恕桃綠不能說出這位了衍大和尚傳人的身份,因為他並不想被外人打擾,只是不想讓茶酒就此消失,辜負了了衍大和尚的期待與傳藝之恩。“桃綠退下後,便是侍從們送上一個個小盅,在座眾人還未從之前的故事中走出來,又被眼前的美食吸引,之前的質疑再無人懷疑,反而對夏家如何得到茶酒存了看法,當年夏家推出茶酒時可從未提過了衍大和尚,而是完全歸功於他們夏家自己。

桃綠那邊說完,湖中小亭裡佑德帝等人也聽俞晨又簡略說了一遍,佑德帝這才訝異道:”原來你之前提到的大和尚就是了衍啊,難怪,恐怕也只有這位有志於此。“”嗯,姜嬤嬤傳我茶酒釀制之法後帶我雲拜過了衍大和尚,的牌位,姜嬤嬤心中一直敬他為師,也是因此我才會將這個名字記住,來京後讓人查了查,這才曉得了衍大和尚早年就名滿京城了,這些是連姜嬤嬤之前都不知道的,他只以為了衍大和尚只是普通寺廟中的和尚而已。“俞晨解釋說。”唉,沒想到了衍和尚竟然去得這麼無聲無息,就連雲觀寺至今也無從知曉,不過如今知道他的下落也算了寺裡一樁心願了。“後君感慨道。

俞晨明白,等這裡的訊息傳出去,去觀寺裡肯定會有和尚過來詢問了衍大和尚的埋骨之地。

他在無意中知道了衍這麼大的名氣後,就給姜嬤嬤去了信說明此事,姜嬤嬤在回信中也表達了一番感慨,並交行他若雲觀寺有人來尋,只管將地點告訴他們,當年是由姜嬤嬤與寺裡的幾個小和尚親手送的大和尚。

外面客人一邊品嘗經人解說是佛跳牆的這道名菜,一邊還對了衍大和尚的傳人表示好奇,夏家當年發生了什麼事,茶酒釀制之法為何會失傳,尚家能打聽出來,其他關注茶酒的人同樣能打聽出來,便隱約猜出了那傳人的身份,除了感慨了衍大和尚的心胸寬廣外,也對夏家有了更多看法。

夏公子看到各色看來的目光,卻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桃綠口中提到的大和尚的傳人,他又豈會不知是誰,那是常被爹掛在嘴邊罵賤人的哥兒,父親更是不準人提及這人,便是他自己每每因茶酒一事提到這人時也是恨得不行,罵他是忘恩負義之輩。

他現在只想趕緊回夏家,告訴父親那人根本沒死,當初不是沒人這麼猜測過,可那也是寄希望於能找到方子,但多方尋找之下並無蹤跡,才死了心認為那人當真死在了火場裡,夏家的祠堂,那人也沒有資格進入。

他還記得自己曾經有個兄弟,就是那人生下的,卻也早早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