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程軒
韓海珠見程軒趕來,有些意外,又有些高興,罕見地露出些許羞色,看得俞晨好笑,這位可是敢朝公主揮鞭子的主,居然真的被程軒給收服了。
其實韓海珠本人性情爽直,待人大方又不是不知進退的人,俞晨以為程軒也能看得出韓海珠身上的這些優點,所以也才用心與他相處培養兩人間的感情,夫夫和睦總比相敬如賓來得好。
他們這等家世的人,選擇結親的物件不可能如駱晉源這般隨自己的意願,這裡面可是關繫到兩個家族甚至更多的牽扯,程夫郎是覺得自己兒子的性子有些悶,所以在可以挑選的範圍內選了一個爽利的哥兒,希望可以和自己的兒子互補一下。
程軒看到毫發無傷的韓海珠,心裡鬆了口氣,心裡對琪公主放出來的話和所作所為也極為不快,就為了看程家願不願意娶一個容貌被毀的哥兒,就要對人下毒手,其心腸不是一般的歹毒,再想到琪公主那同胞兄長四皇子,程軒覺得他們果然是親兄弟,就沖著琪公主做的這些事,程家也不可能站在四皇子那一邊。
“你沒事就好,以後見了那瘋子離他遠點,跟一個瘋子去計較什麼。”程軒少有如此不客氣的,也是太過生氣才會這樣稱呼匡琪。
韓海珠垮下臉說:“我哪裡想遇見他啊,他一向看不上晨哥兒的酒館,哪裡知道今天會跑過來,還堵在門口,話不投機就槓上了,你放心,以後我出門會帶上幾個身手好的,他甭想再像今天這樣仗勢欺人。”
包廂裡還有人在,程軒也有些不自在,輕咳一聲提醒海珠,然後鄭重地向侯爺縣主二人道謝,來的路上已被人告知是縣主出手救的海珠,即使縣主不在,酒館裡的人也不會袖手旁觀,聽說當時已經沖出來了,不過沒有縣主這般幹脆利落。
程軒敬了二人一杯酒後,猶豫了一下,開口問了件事:“縣主,我聽說陛下讓人在南邊推廣的作物是來自縣主的莊子,那作物是不是有什麼不凡之處?”
見程軒談正事,韓海珠沒有插口,豎起耳朵聽著。
俞晨和駱晉源倒是訝異地看了他一眼,倒是一個身在翰林院的新科進士注意上了這新作物?
程軒見二人面有訝色,笑著解釋說:“父親本有意讓我三年後去外面歷練一下,所以我平時多留意了一下,也許不用等三年就有一個好機會。正好我也有同年已經在外面擔當一縣之令,他們書信中描述的情景,讓我也很嚮往,趁著年輕,想在外面多走走多看看。”
不止如此,英武侯前去南邊救災治水的所作所為也讓他心生敬意,有人說他行事太過狠辣狠戾,可在他看來才是真正為民做主的,雖然最後功勞被分出去大半,可在他看來,沒有英武侯的一番雷厲風行,南邊的災情和疫情沒這麼快能穩定下來。
這也讓他看到,一直待在京城是看不到外面的情景的,也鍛煉不了人,只有親自走出去才能見識一番。
“海珠同意?”俞晨打趣道。
韓海珠扭捏了一下,又很幹脆地說:“沒什麼不好的啊,我也想去外面看看呢。”
顯然兩人之前就私下談過這方面的問題了,不過也是,程軒若想在仕途上做出些成績,外派為官是不可或缺的經歷,這對於韓海珠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因為他的父親就常年守在邊關甚少回家團聚。
俞晨看了眼駱晉源,笑著說:“程公子眼光不錯,如今在南邊推廣的作物正是這盤中之物,九皇子最喜愛吃的。”
俞晨說著指了指九皇子面前的土豆,後者正用土豆條蘸了番茄醬來吃,聽到這話連忙將土豆條往自己身邊攏了攏,生怕別人跟他搶,氣得韓海珠偏跟他搶了一根。
兩人在那邊玩鬧,俞晨繼續解釋:“這叫土豆,生長期比其他作物短,南邊冬日短,管理得當的話可以在入冬之前收獲,而且它對田地的肥力需要不高,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它的産量極高。”
程軒聽得眼睛鋥亮,大喜,這樣的機遇對他來說極其難得,做好了就是一項政績,而且推廣開來也是為老百姓做了件實事,他並不避諱自己的功利心:“多謝縣主坦言相告,程某知道怎麼做了。”
俞晨笑了笑,土豆的推廣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然而到現在為止也只有程軒一人跑到他這兒,問這樣作物的具體情況,而其他人去不夠重視,這就足見他本人的聰明瞭,便是沒有自己一番相告,想必他也不過是多費一些周折去打探,最終的結果也不會變。
等程軒和韓海珠走後,駱晉源也說:“程軒不錯。”
難怪後君會選擇程家,不僅看中程侍郎,也是看中程家夫夫會教兒子,這樣的家族勢必蒸蒸日上。
二人原本只想避開眾人出來走走,現在身份曝露,沒辦法再在外面久待了,不時有人想要求見二人,因而在送走程軒與韓海珠後,二人也帶著不肯回宮的九皇子離開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