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改變
顧晨過來時正巧看到姜家的小夫郎羞憤離去,當然也沒忘記抓著一把銅錢帶走。徐夫郎自己事情做好後也過來幫忙,見顧晨看向那人離開的方向,跟他嘀咕了兩句說了那人的身份。
顧晨勾唇笑笑,姜嬤嬤怎麼處理創不會幹涉的,茶葉與茶酒,姜嬤嬤那都是賣家。想要矇混撈錢,也得看姜嬤嬤給不給面子。
現在與姜嬤嬤關系更近一層,自然對同村的姜家人沒好印象了,記得建園子的時候,姜嬤嬤就跟他說了一句,有姜家人過來全部都打出去,最後,顧東和楊大成雖然沒將人打出去,但也不客氣地將他們拒之於門外。
顧晨見插不上手,便沒出面,只站在後面看著。有幾人看到他特地過來跟他打招呼,張桂提了空筐正要走,也過來與他說了幾句話。
旁邊同村的人都羨慕張桂,不是他與顧晨能說說笑笑,而是因為張桂得來的銀錢楊夫郎並不會收了去,全作了他的私房錢,平時做好針線活去鎮上賣了同樣如此,哪裡像別的人家做嬤嬤的成天盯著兒麼手裡的銀錢,生怕揹著他藏了私房錢。
楊大成指望不上了,之前倒不少人盯著裡正家的二兒子楊文成,可裡正兩口子早早放出話來,他家二小子是要參加科考的,不急著說親事,而且聽說成績剛剛傳到鄉裡,楊文成已經過了童生試,只要再過了府試,那可就是秀才了。
現在誰家不羨慕楊夫郎,大兒子孝順,二兒子長進,三兒跟著城裡請來的武師習武,最小的哥兒也身體健康,等大兒麼張桂再給他生個孫子,真要成了全村最有福氣的夫郎了。
“對了,晨哥兒,今天楊山家的也上山採茶去了,可能帶著他兒子比我們慢了些。”張桂想到就跟顧晨提醒了一聲。
“我聽當家的說在鎮上看到楊山了,他居然還跟那小寡夫在一起連家都不回,真是作死,現在看看楊山家的你倒是個好的,至少沒將兒子扔在一邊不管。”旁人有人替他說了一句。
普通人大多如此,總會同情遍向弱者,而且這段時間楊山家的居然在家老實過起日子來了,他家裡的地雖然一個人收拾不來,但楊家看在楊山對不起他的份上叫了幾個漢子幫著一起種上了,換了以往楊山家的恐怕都不會客氣上一句,這一次倒是送水送吃的,差點沒讓人懷疑是不是換了個人。
顧晨這段時間忙碌,也沒去聽村裡的閑話,所以對楊山家的這些變化倒不清楚,如果真有所轉變倒是件好事,最好能離了那個渣男自己過日子。不過這些話他不會說出口,這個年代可是勸和不勸離的。
“還有沒有人了?沒人我就要收了。”姜嬤嬤朝人群喊道,喊了兩遍沒人回話後就要起身回去,這些茶葉還要挑撿還有陰曬,哪一步工序都不能偏差了,否則就要影響茶的品質。
剛剛提及楊山有的人朝後面看看,還好,外面有聲音傳來:“等一下,還有我……”
顧晨也說不清有多久沒見過楊山家的,這一次造型還真特別,不知在哪裡摔了跟頭,形容兒狼狽得很,與過去一樣不修邊幅顯得邋裡邋遢,不過後面跌跌撞撞跟著的小兒子倒是穿了一身半舊的還算比較幹淨的衣裳。
村裡一些人忘了以前的不快,關心問道:“楊山家的,你這是咋了?”
楊山家的人也比以前瘦了些,抬頭看到顧晨居然也站在裡面,目光躲閃,有些窘迫地說:“下山的時候摔了一跤,”又急急地說,“不過你們放心,這茶葉沒散了,都好好地在筐裡,姜嬤嬤你不信檢查。“姜嬤嬤神情不變,接過筐驗看起來,驗完說:”中等,過稱。“楊山家的頓時開心起來,他兒子扒在他褲腿邊,楊山家的摸摸他兒子的頭說:“兒子,阿爹掙了錢給兒子買糖吃。”
“吃糖……”說著還吸溜了一下,倒與過去的淘小子有些差別,以前與他阿爹差不多也是人憎狗厭的,也許阿父離家而走對孩子也是個打擊。
等人都散了,徐大柱叫了人過來一起將茶葉搬進院子裡去,顧晨與姜嬤嬤走在一起笑道:“姜嬤嬤這是同情上楊山家的遭遇了?我看你手裡可是對他放寬了。”
姜嬤嬤面無表情地說:“雖然不喜歡這個哥兒,但與楊山的事錯不在他,只要踏實過日子,無所謂我喜不喜歡,還是說你捨不得那幾個錢?”
這話又拋了回來了,顧晨摸摸鼻子,徐夫郎等人聽了偷笑,不過他的態度跟姜嬤嬤一樣,與楊山家的相比,楊山就更惡劣了,但他也不會插手就是了,他沒忘了之前想打他家園子主意的不止楊山一個,楊山家的也沒少在背後攛掇,他沒伸手報複就算心善了,所以有些事情也不會去提醒。
記得顧東回來時跟他提過,楊山在鎮裡跟另一個過得很落魄,他不信走頭無路的時候楊山會不打家裡的主意,畢竟楊山家裡還是有幾畝地的,因他過世的阿爹阿父就他一個獨子,所以田産都留給了他,不像別人家有幾個兒子,家一分到每個兒子手裡的田産就非常薄了。
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會幹出什麼事,可不是普通人能料想到的。
姜嬤嬤也是不知道楊山兩口子當初在背後搗的鬼,否則定會後悔之前的行為,不會讓楊山家的進門,再可憐也與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