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清的話,李行歌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似乎有些不自在道:“我竟不知道你還是個憂國憂民的性子。”
這話說出來難免有些諷刺的意味,但是她臉上的表情看來,似乎經徐清這話,她也同樣覺得這並不大好。
“倒也不是憂國憂民,”徐清頓了頓,好一會兒才道,“你可知道我們吃的飯,是怎麼來的?”
“你不會要對我說教吧!”
“才開春的時候,要把頭一年準備好的種子,浸道水,放在鬆軟潮溼的土上等它發芽,乾旱了一整個冬季的田裡要先放水,然後一道道梨田,一畝田,一個壯年的勞動力也需要足足一整天的功夫才能梨好,等種子發芽了,再撒到溼潤的水田裡,過上十幾天,秧苗長了出來,幾乎是全家出動拔秧插苗。”
她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數家珍,似乎對這些事情無比的熟悉。
李行歌則不同,雖然李王爺不受重視,而且可以說是備受排擠,但是好歹還是個王爺,在被封王之前,李家的家境也不差。
所以李行歌從小到大都不知道窮苦的滋味,更何況,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錢財,那真的算是身外之物了。
有誰聽說過哪個修行者被餓死的?
那是不可能的。
朝廷對於修行者有多麼的重視,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只要你是修行者,那麼在這個世上,你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填補飽肚子了,這已經是一件與自己毫無關聯的事兒了。
至於徐清說的糧食的產生,那是什麼?
她最多的瞭解就是書本上一些詩句之類,還有一些關於農民疾苦的名篇,但是對於這些東西的瞭解,於她而言,也僅僅是充作門面的東西罷了。
此時聽到徐清細細地說起一粒糧食是怎麼來的,尤其是聽到她說,那一大家子人,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年,也就產出那麼點兒東西,還有大半要上交給國家,剩下的才是他們的口糧。
而這些口糧根本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不管是什麼樣的農民家庭,能夠吃得上一碗白米飯的,那都是有錢的人家。
想想她所見到的人,跟本就沒有人關心過飯的問題,最多就是說哪一家的菜品不怎麼樣,哪一家的肉燒得好。
所以,原本想要反駁徐清的話,就那麼被堵在了嗓子裡面。
“好了好了,我也不是要批判你什麼,”發現她的表情,徐清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你也知道,我重生了之後,是生在農村裡的,在考進縣學之前,我還在村裡頭生活了一段時間,剛剛重生的時候,我也有些不能相信,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這麼說也對,畢竟徐清原本可是聖女,就算是這個聖女再沒有用,田氏的人也會將她好好的供起來的。
她的生活在普通人眼裡,那還是絕對稱得上是養尊處優,金嬌玉貴的,這樣的田瑜忽然間去了那樣一個環境,想必還是挺難適應的吧!
喜歡農門傻女:神尊相公,來雙修!請大家收藏:()農門傻女:神尊相公,來雙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