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天意如此

秘書站在李江河身旁的動作,讓主持人眼皮跳了一下。

學生之中,搞志願工作的徐建博政治嗅覺最敏銳,眨了眨眼,其他人有人認識到了,有人沒認識到。

胡秘書面白,五十歲左右,看著像是四十從頭,但“聰明絕頂”的頭髮還是暴露了他的年紀。

他的聲音很有磁性,“在座的都是我們江省乃至全國的優秀學子,是國家的未來,時代在發展,形勢也在變化,少年強則國強,諸位都是國之棟樑,在二十歲的年紀,就做出了不小的成績,以後江省的建設還要靠大家群策群力.......”

胡秘書打了一套官腔,大約用時五分鐘,讓宣傳口的同志蒐集夠了素材,然後順手拍了拍李江河的肩。

“今天是年輕人的表彰大會,卻我這個中年人說了這麼多,還是讓年輕人表現表現吧”,胡秘書笑道:“江河,你來談談當選這個十佳大學生的感想。”

省掉姓氏,稱呼名字,在這種場合由領導以示親近其實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主持人看的仔細,這位胡秘書根本就沒看李江河的銘牌,而直接稱呼了李江河。

再聯絡上這位大秘一進門,好巧不巧就往李江河身邊走了一步才站定,這很耐人尋味啊。

李江河的位置是靠門第二個,按理說,胡秘書如果不落座,完全可以站在第一個的身後,但他進來看了看,走了一步。

“您看著也還年輕著呢”,李江河起身衝著胡秘書說道。

“哈哈哈”,胡秘書笑了兩聲,擺擺手,“放輕鬆,來講兩句吧。”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我叫李江河,來自應大,首先要感謝這次活動的評選團,讓我有機會站在這裡發表一通感言”,李江河笑了一下,“其實很慚愧,相比於切實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諸位,我所能拿出來一提的,或許就是給社會納了稅。”

學生們配合的笑了一下。

“其實我是個所謂的文藝青年,換句話說,很有點理想主義”,李江河笑道:“但我管自己叫做實用的理想主義者,通往理想的路上,不能採取再採取理想主義的手段,而是儘可能實用一些,而商業就是我所認為的實用手段。”

他又說了幾句,就停下看看胡秘書,“我才疏學淺,想說的就這麼多了。”

“江河很謙虛嘛”,胡秘書笑著拍拍李江河的肩膀。

“卡擦卡擦”,攝像機急忙抓拍了幾張,親切互動嘛。

“好,省裡還有個會,我在這裡也怕同學們拘謹,就先告辭了”,胡秘書看看錶,離開了。

接下來晚宴又恢復了秩序,學生們依次介紹。

在座的還有一位應大的,只不過是李江河的大四師兄,兩人沒碰過面,他是搞科研的。

李江河身邊就是徐建博,兩個人聊得挺投機。

徐建博是實幹派,他也大四了,不準備考研,如果能考上選調生,他就準備走選調生的路子,考不上就考公,總之一心從政。

選調生是2000年開始組織開展的。

至少在他準備走“公”這條路的時候,他還是心懷赤誠,一心想要做點實事的。

最後拍照,主持人也選擇多走一步,讓李江河站在自己左邊,徐建博站在自己右邊,來了一張大合照。

第二天這張合照,加上幾張吃飯時候宣傳的照片就會登報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