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1947年就被提出了。
出現這個概念的著作——《啟蒙辯證法》是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合著的,這兩人也是法蘭克福學派極其重要的人物。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法蘭克福學派,那就是“批判”,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帶些意識形態的詞來評價他,那就是“白左”。
這學派批判理論學的是馬哲,但是一個反對現代性,反對社會變革的學派,要說是馬哲也還真有點奇怪。
算是西方馬哲的一個分支吧。
不過,雖然這個概念提出的早,但是國際上也沒有一個達成到底什麼是文化產業的共識。
在我國,這個範圍還是挺寬的,連焰火製造都算在裡面。
基本只要能和文化扯上關係,都被包容進這個大概念了。
李江河掛了電話,琢磨著文化產業。
他上網搜了搜,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十五”計劃就提出要發展文化產業了,頗有些高瞻遠矚。
但是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戰略產業那是九年以後的事了,現在還算是個新東西,所以李江河也沒搜到太多資料。
“文化產業”,李江河咀嚼著這幾個字。
已經關了燈了,這幾天王雲立的話少了一些,導致整個宿舍都安靜許多。
李江河透過黑夜,盯著上鋪的床板,似乎想要從中看出文化產業規劃來。
但很可惜,透過柳俊華無意間放的一個屁,他知道盯著床板,只是在盯著柳俊華的屁股罷了。
而他顯然無法從柳俊華的屁股中得到什麼啟示。
這個噁心的想法,讓他趕緊閉眼睡覺了。
.......
這幾天上課,李江河屬於老師們的最佳提問物件。
老師也是人,他們也好奇李江河到底是何許人也。
“第幾次了?”,王崎幸災樂禍地小聲說道。
“咱們上了幾門課,就第幾次了唄”,李江河沒好氣地道。
“你這有底子嘛?”,王崎覺得李江河這幾次回答還有理有據,不像個轉專業的。
“你要是被逼著寫論文,你也有底子”,李江河聳聳肩。
“操,我還巴不得老院長讓我寫論文呢”,現在是王崎羨慕嫉妒恨了,“你得了便宜還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