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寶離開之後,指派了“熟悉墨客”的姚子朔來“勸降”。
只能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不過姚子朔進過一次局子,這個嬌生慣養的大少爺現在還發著怵,只是每年準時在會議室打卡,裝出一副,認真工作的樣子。
其實是每天在墨客的會議室看他自己帶的某些雜誌。
“我們王總說,圓太的全國鋪貨快要完成了,而且應天生產廠的生產能力也在遞增,等大陸市場完全自給自足,產品的價格降下來,你就是想要賣,也晚了”,姚子朔看李江河走進會議室,機械性地重複道。
“好,好”,李江河敷衍兩聲,又退出去了。
這一幕每天都要發生個兩三遍,李江河要是一次都不見姚子朔,那姚子朔就可以不用在這兒幹受罪了,但是李江河每天來幾趟,姚子朔還真不能走,只能雙眼無神地翻來覆去看雜誌。
要怪只能怪手機不智慧,沒什麼消遣的功能。
李江河每次都想到那個小品——《主角與配角》:
“隊長,鬼子讓我給你帶個話兒……
皇軍說什麼?
啊?——鬼子讓你交槍投降。”
不過李江河很快就沒時間逗他玩了。
學校要開學了。
李江河在正式開學的前一天去宿舍把窗戶開開,把說好的論文交給老院長,然後就在學校附近溜達著散心。
陽光正好,風有點乾燥,李江河戴著耳機一邊聽歌一邊散步,一抬頭髮現自己走到了應答的附屬初中。
初三的孩子們這時候已經開學了。
中午的時候,零花錢比較多又不想吃食堂的小孩就出來“覓食”,李江河也要了些炸串,權當作午飯。
他手裡提著裝炸串的塑膠袋子,饒有興趣地在移動小書攤前看著初中生們挑挑揀揀。
這種小書攤一般就卡著學生早中晚出入校門的時間,賣的雜誌種類也說不上豐富,卻是很多學生的共同記憶。
雖然一本在班上流傳極廣的雜誌,最後的結局一般是進了班主任的抽屜。
“叔叔,來一本這個”,一個男孩手裡攥著幾張零鈔,數出幾元錢交給攤主。
“欸,好嘞”,攤主隨手遞過去一本。
李江河看的清楚,上面寫著《少年漫畫》。
“嘿”,李江河來了興趣,他高中的時候還看過這個呢,“大叔,這個少年漫畫,也給我一本。”
“好嘞”,大叔收了錢,遞給李江河一本。
“不是初中生吧?”,他隨口一問。
“嗯,應大的學生,回來早了”,李江河拿著雜誌和炸串,在附近找了個有遮光個乾淨地方坐下,邊吃邊看。
雖然名叫《少年漫畫》,但或許是這時候的少年比較有思想吧,漫畫的內容和畫風其實並不低齡。
比如《天籟》、《雪椰》。
分別涉及前世記憶、歷史穿越、核戰地下城和時空穿梭
《天籟》裡,萬曆皇帝和“任小邪”之間的故事,簡直就是現在的明朝歷史穿越網文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