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打聽了一通,結果卻讓我們很失望。這裡根本就沒有叫葫蘆山的地方。
這織娘可真是給我們出了一個大謎團,我們根本猜不透謎團的謎底。
思來想去,最後還是聽我的意見,乾脆我們一塊去了東昌區,也就是上頭詩詞提及到的地方。
在那個地方,說不定能找到“葫蘆山”的線索。
東昌古城,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光嶽樓,山陝會館等這些都是全國文明的古建築。
我們先大吃大喝了一頓,然後找了一家旅館住了下來。我們實在是太累了,連遊山玩水的心思都沒有了。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十點鐘左右,我們才終於睡好,又大吃大喝了一頓,這才是出去尋找線索。
我們又打聽了一些人,可都不知道“葫蘆山”是哪兒。也只好在這處風景區閒逛。
巍峨聳立的鐵塔,通體鋼鐵,始建於宋朝年間,歷經風霜幾百年,依舊巍峨不倒。
光嶽古樓,歷盡滄桑,聳立在風景區中間。無數才子佳人在此留下佳話,甚至連乾隆皇帝都三登古樓,讚歎此景只應天上有。
山陝會館,東南西北的商人匯聚於此,共商討生意。南來北往,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這裡孕育了豐富的儒商文明。
這片風景區面積,甚至比一個大村莊還要大。有古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築,也有現代化的復古建築,古樸和現代文明相結合,帶給人的震撼,是語言無法形容的。
我們看傻眼了,不由自主的遊覽遍了整個風景區,差點把身上的任務給忘掉。
我們打聽了一圈,竟同樣沒人知道“葫蘆山”在什麼地方。不過我們卻得到了一個有用的資訊,那就是東昌,也就是此地盛產東昌葫蘆。
葫蘆山,會不會就是種植葫蘆的商戶呢?想明白了這點之後,我們當即就又打聽,這附近有沒有種植葫蘆的地方。
而我們打聽到,基本上東昌葫蘆的原材料,都來源於“鄭家”。
鄭家是東昌府區的一個小鎮子,我們來到鄭家的時候,才發現這裡是一個繁茂的鄉村集市,集市上人來人往,各種手工飾品層出不窮,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李雪琴是個有豐富閱歷的人,經歷的事情不比我們少。可她畢竟是個女人,所以對這些飾品愛不釋手,忍不住的就買下了很多。
當然,這裡最多的商品,還是葫蘆。有成品,也有半成品。鏤空雕刻技術在這裡達到了一個頂峰,我們甚至發現了一個小葫蘆上雕刻著整座村莊的技巧。
我們詢問了一番,最後得知這些葫蘆都種植在了西邊的耕田區。不過現在並不是種植葫蘆的季節,我們去到了之後,才發現地裡荒涼一片,只有乾枯發慌的葫蘆植物。
一整天還是沒找到關於葫蘆山的半點線索,無奈,最後我們只好又回到了住處。
可是,在我們經過光嶽古樓的時候,竟驚奇的發現,光嶽古樓上竟閃爍著led閃光燈。
閃光燈就組成了一個葫蘆的形狀,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葫蘆山”?
葫蘆山上葫蘆仙,葫蘆仙是不是在這座葫蘆山上?也就是說在光嶽樓上?
我很激動,當即就想爬上去看看。可現在這裡車水馬龍,人太多。而且這光嶽樓並不對外開放,所以若是我們想爬上去,只能到半夜無人的時候,偷偷摸摸的爬上去。
打定主意之後,我們當即就回旅館休息了,準備到半夜再來。
到了半夜兩點鐘,我們準時來到。這裡的空氣還有點微冷,led裝飾燈依舊在閃,不過這裡已經沒有人了。
四面牆壁很陡,而且根本沒有樓梯,想要爬上去,不借助外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在我們早有準備,買來了登山繩,一端拴著一根鉤子,將鉤子掛在了城牆上面之後,我們就順著城牆往上面爬。
李雪琴女流之輩,就留在下面吧。我們好容易爬上去,已經累的氣喘吁吁了。
【作者題外話】:喜歡的朋友可以加讀書群:靈異宿舍483646747
貓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