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章凌厲375章厚此薄彼
太后看到良嬪笑道:“你也是來陪哀家誦經不成?今天這是怎麼了,往常可是隻有皇貴妃一人,難得你們有孝心。”她卻不知道今天晚上熱鬧剛剛要開始而已,不過卻知道太子妃和良嬪只怕不是來陪她誦經,應該是另外有事兒才對。
不過太后晚上不喜歡議事,多年養成習慣就是晚上誦經,原本太子妃這裡閒坐不走她心中已經有些不,再看到良嬪就加不高興了;只是沒有掛到臉上罷了。
良嬪卻是知道太后不,馬上行禮笑道:“妾倒是想陪太后誦經,只是知道太后您喜靜,有皇貴妃已經足夠,才不敢過來打擾太后;只是今天有件事情不得不這個時候打擾太后,”她看一眼太子妃:“妾是來請罪。”
說完向太子妃使眼色,示意她跪下不要再胡鬧;此時只要她們認錯那麼事情便不會鬧大,不然到時候會如何收場誰也料不到了;很有可能會連累到她們家族,這是她匆匆前來太后這裡原因。
對於太子妃任性良嬪是頭痛至極,聽到紅鸞打發人所說事情時她原沒有上心,後來用晚膳時忽然就想明白過來,知道紅鸞真正想對她說是什麼;她連晚膳也沒有再吃,細細看了紙上所抄人名,她心幾乎是立時就落到了井底。
趕到慈安宮時,看到沒有其它人她當然是鬆了大大一口氣,知道一切還來得及;可是讓她擔心事情還是發生了:太子妃根本不理會她暗示,自顧自向太后開口了
太子妃聽到良嬪話,就知道她是真得來壞自己大事兒,當即連忙搶先道:“太后,兒臣正好有事兒要回您;就是關於您宮中恭侍紅鸞,年歲正是尋親事時候,又得太后疼愛,兒臣想給她定門親事。”
她笑得如同是一朵花:“正是兒臣一個親戚,人還是不錯,也算是給紅鸞恭侍恩賞吧;她倒底年歲不大,能伺候得太后高興是她功勞,兒臣想給她訂門親事,到太后允她出宮時完婚,同時也算是兒臣對太后孝心,使得宮人們知道太后慈悲。”
這話說得極為得體,如果不看那些人名,沒有外朝那些暗潮湧動,給紅鸞訂門親事確是對她極好恩賞,這等於是宮中貴人給了她平安後半生日子。
太后眼睛眯了眯:“哦,是你們家裡哪一個後生?我倒是不曾聽你母親提起,還有年歲相當未成親人呢。”她是久經風雨人,哪裡會意太子妃話中奉承討好之意,開口就問到了要害處。
太子妃沒有想到太后會如此認真,剛要開口就被良嬪打斷:“太后明鏨,我們家人哪裡配得上太后調理出來人?怎麼能委屈太后身邊人為妾,妾不知道是哪個調唆太子妃——太子妃剛入宮不懂得事情太多,太后您就饒她這一次。”說完她狠狠盯了太子妃一眼,讓太子妃好把嘴巴閉上。
太后微笑:“親事是喜事嘛,現皇帝……,議議喜事正好、正好啊;”她看向太子妃:“沒有什麼,說起來我們和你們家是兒女親家,於民間來說就是一家人,紅鸞宮人親事有什麼不能說?哀家想太子妃所選人定當不錯。”
太子妃聞言高興起來,看也不看良嬪把良嬪目光拋到了腦後,把她表妹夫魏公子家世說了說:“雖然不是多麼高門第,好人是極知道上進,將來也定能為國出力、為君分憂。”
太后緩緩點頭:“倒是個不錯孩子。”只這一句話,並沒有說同意還是不同意。
良嬪額頭上汗水都要淌下來了,以她對太后瞭解此時太子妃還沒有正位中宮,就敢打太后身邊人主意——尤其還是太后安排到太子身邊宮人,太后是絕不會高興;而太后手腕,她可是早就知道。
“太后,不要聽太子妃小孩子話,她原本還是個孩子懂什麼?至於我兄長萬沒有這個意思,此事也是太子妃一人意思,定是她不知聽了誰挑唆才會說出如此不知深淺話。”她還想救太子妃。
太子妃皺起眉頭看看良嬪,卻沒有開口說話;因為她自己也知道這不是她父親意思,只是她想借此機會把紅鸞弄出宮去罷了。
太后對良嬪笑了笑:“起來說話,不過是說說家常罷了,你這是做什麼。”看向太子妃她淡淡問道:“這是你自己意思?”原本良嬪不說她還不好直接問出來,不過良嬪提起了便不妨問個清楚明白了。
太子妃雖然很不入她眼,但是有一點她還是很滿意:太子妃一言一行都能讓她看得極為明白,那心事根本不用她費丁點心思去猜;所以她才會直接問太子妃。
太子妃知道此事不能說謊,因為良嬪就她眼前:“是。父親只是想讓我向太后請旨,看看能不能賞幾個宮人給我們家——明後兩天為父皇祈福,要放出不少宮人呢。”
太后微微點頭:“你意思,還是有人給你出主意?”
太子妃想了想才道:“兒臣只是想對太后點孝心罷了,不過主意還是經尚勤局楊典工提醒,兒臣才想到;紅鸞是太后眼下很疼愛宮人,給她門親事能讓她心力伺候太后。”
她口口聲聲說紅鸞伺候太后如何如何,聽得良嬪幾乎要過去堵上她嘴巴:太子妃心思座哪個猜不到,就連不言不語皇貴妃那唇邊笑意代表著什麼?太后會不知道她小心思嘛,越是如此用心機越讓太后惱怒。
良嬪剛想開口,就看到皇貴妃看過來目光,那裡面居然含著一絲凌厲皇貴妃是溫柔,不同於柔妃她是真正溫柔謙和女子,宮中不爭不搶安安靜靜只想過她自己生活;她印像中皇貴妃要麼是沉靜,沉靜讓人感覺不到她存,要麼就是帶著微笑注視,願意幫助每一個人。
375章厚此薄彼
但是有著凌厲目光皇貴妃卻是良嬪從來沒有見過,嚇了一跳同時再看向皇貴妃,只見她溫柔笑了笑,然後輕輕搖頭示意良嬪不要開口說話好。
良嬪再細看皇貴妃沒有發現什麼不同,再回頭看看太子妃輕輕嘆息不再說話了;她懂皇貴妃意思,此時她說得越多隻會多連累她家族,甚至會連累到她自己:太子妃身份不同,太后就算是再生氣也不好太過重責於太子妃,而要倒黴人只有她良嬪罷了。
想到家裡老老少少,想到她年邁母親,良嬪閉上了嘴巴:先保住她家族吧,至少能讓她母親安享後幾年平安富足生活;眼下太子妃闖禍,唉,依著太子妃性子,她不能把自己搭進去,只要有她她家族至少能保個平安。
指望太子妃能讓家族上一層樓是不可能了,只要她不闖禍累及家人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良嬪垂下了眼簾,同時頭也微微低下,只要此事不會把她家族牽扯進去,那她就不會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