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聽到這句話時她真得被嚇一大跳,如果不是於掌工黑著臉瞪著她,說不定真驚咦出聲兒;花掌工當真是去送死啊,只不過她去送死卻要連累很多人,紅鸞恨不得能背插雙翅回到宮奴院。
時間真得不多了。
杏兒小跑跟紅鸞身後:“大人,我們要回去?現不去太后宮中,也應該去其它娘娘那裡討個對策啊。”
紅鸞卻沒有答杏兒話,她腦子裡正想對策:指望其它娘娘可以,但要有萬全準備才可以,不然各位娘娘只會自保根本就不會理睬宮奴院一眾人。
花掌工去太后娘娘會如何說、如何做,太后娘娘聽完後又會是什麼反應?
紅鸞進了院子看到小圓等人迎上來,不等她們開口立時抓住小圓道:“你現馬上去永樂宮,只要對娘娘說一句話就可以;”她伏耳對小圓說完後推她:“去,馬上,遲一步我們大家就可能活不成。”
小圓雖然有話要對紅鸞說卻也來不及了,只能向院門外跑去。
紅鸞又抓過柳兒來:“你去找福王殿下,帶他去太后正修繕殿上一觀即可;殿下問什麼你答什麼,實話實說就可以。”
柳兒也沒有來得及開口也急急而去。
紅鸞看向小順子和翠環、香梅:“你們就去對三位娘娘說,今天一早李司工就和花掌工去了太后宮中。”
這次不用紅鸞催,小順子三人飛似跑出去。
紅鸞看著眾人出去後,扶著杏兒手:“我們進屋裡,等。”
小圓奔進永福宮時,太后已經坐到皇帝床前;她看著瘦成皮包骨兒子嘆息:“就沒有讓人清靜時候,唉;只是什麼也不管成嗎?此事處置不當就是一場彌天大禍啊。”
皇帝睜開眼睛笑看太后:“母后有什麼不放心,那孩子沒有問題;不說其它,母后你叫人來問問太子身邊人都是誰就明白了。”
太后看著皇帝:“身邊人?”她微一頓:“想想哀家每次一回來,太子身邊總會換些人——你是說?”
“對。”皇帝輕輕點頭:“那孩子藏得極深啊,行事老練,該狠辣時候絕不會手軟、該施恩時候做得恰到好處;朝中,那幾位沒有怎麼說過話人,八成都被他折服了;說到老2,唉——”皇帝搖頭:“他此事上真是失算了。”
太后沉默了一會兒:“老2那孩子,全毀他那個生母身上。”
皇帝沒有接太后這句話:“其實依朕來看,現勝負已分了。”
太后帶著疑問看向皇帝,皇帝卻搖搖頭看向太后:“母后,兒臣也是倒這床上之後,才慢慢想清楚了一些事情;怎麼說這些年來有些愧對他,如果不是我偏寵老2,他也不必藏得如此之深。”
“兒臣倒也罷了,母后倒要多疼愛他幾分。”皇帝合上了眼睛,他現已經很虛弱,不過是幾句話已經讓他疲憊不堪了。
太后看著皇帝眼中閃過淚光,但她倒底是身歷兩朝,並沒有讓淚水流出只是輕輕點頭:“哀家省,皇帝你不必操心這些事情;你既然如此說了,哀家會順了他意。”
“委屈母后,兒臣不孝。”皇帝再次睜開眼睛看向太后。
太后伸手撫過皇帝額頭:“母子兩人何用說這些?哀家是信佛之人,當然不會相信那些子虛烏有東西;如果當真一幅畫就能要了哀家性命,那哀家早活不到今日了;這點伎倆都看不破,當初我們母子就死奉元殿外了。”
皇帝謝過太后歇了一會兒道:“寶良儀,就請母后下旨冊封為皇貴妃吧。”
紅鸞宮奴院中坐立不安等到午時,卻沒有等到任何關於小棺事情,卻等來宮中一個天大訊息:寶良儀由太后下旨封為皇貴妃,三日後是吉日舉行冊封之典。
她看著大妞:“你說,寶良儀成為皇貴妃了?”她怎麼能相信此時聽到這樣喜事,此時太后不應該是震怒嗎,還有心思封什麼皇貴妃?
大妞鄭重點頭:“千真萬確,太后旨意已經送到永樂宮中,也送到了禮部。”
紅鸞呆呆看著大妞,其實她什麼也沒有看到,全身心只有一個念頭:太后想什麼?
不只是紅鸞猜太后心思,宮中除了皇帝外無人不猜測。
就宮中各位貴人心思各異,還沒有自冊封皇貴妃事情醒過來時,太后那裡又下來一道旨意,讓整個皇宮都震動起來:要徹查咒術之事。
前後兩道旨意相隔不足一個時辰,而且太后下旨之前去看過皇帝也沒有瞞過訊息靈通之人;於是人人都猜測這兩道旨意間關係,以及皇帝想法。
紅鸞所想沒有這麼多,她已經奉旨前往慈安宮:她所思就是如何保住宮奴院、如何保住她自己性命。
原本宮中只有兩位貴妃,現憑空多出一位皇貴妃來,如果沒有咒術一事兩位貴妃想必會生出許多心思,也定會有諸多手段來應對;但是眼下她們只能先顧全自身:咒術啊,沾上就不是她們一人性命,那會連累她身後家族。
太子聽到太后兩道旨意後過了半晌才道:“父皇,果然非常人能及。”這話也就他說,他身邊劉總管和孟副統領耳朵此時全是擺設,什麼也沒有聽到。
第二次送上,努力完成第三次,親們記得給女人加加油,書評區裡也要留個印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