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74章 凌厲  375章 厚此薄彼(粉紅220票)

反正太子妃身份擺這裡,太后總不能因為宮人親事把太子妃怎麼樣;而太后對太子妃印像,良嬪已經不敢再有任何妄想。

皇貴妃把茶盞放下,示意宮人換茶上來;她沒有要開口意思,不離開只是為了還要陪太后誦經,對於眼前發生事情,她完全沒有興趣樣子。

太后聽到楊典工沒有任何反應,也只是點點頭而已;她一直沒有對紅鸞親事說出是與否來,這本身就已經是答案了。

皇貴妃懂、良嬪懂,只有太子妃不懂。

太子妃以為太后說話很和氣,而且還帶著笑容,就表示她話並沒有讓太后生氣,她看著太后陪著笑臉道:“太后,你認為此這門親事如何?”雖然說因為皇帝病重,太子和她才會匆匆完婚,可是並不表示誰都可以此時為皇帝病“沖喜”。

尤其是作為兒媳太子妃,不去擔心皇帝病、不去皇帝跟前她孝心,而把心思用太后給太子一個宮人身上,其實就已經很不對了;不要說是皇家,就算是一般人家,這也是極為不妥行為。

太后沒有想到太子妃如此不知進退,她現每天誦經時辰都有所加長:她就算是天下尊貴女人,可她依然是母親;就和全天下母親們是一樣,她所盼就是兒女平安康健。

她心中閃過了怒火,容忍已經達到了極限;就此時殿外太監公鴨嗓子救了太子妃:“柔貴妃娘娘到——”

柔妃進來行禮,看向皇貴妃時她笑得很甜:“姐姐也?”

皇貴妃微笑:“太后要誦經時辰到了。”她這句話一舉兩得,既解釋她和太子妃提及親事無關,也提醒殿中諸人適可而止,不要太過打擾太后。

太后聞言回頭看看皇貴妃,伸手輕輕拍她手:“還是你知道哀家心。”

皇貴妃輕輕搖頭:“妾可不只是為太后,妾也是有私心;誦經時候總會讓人心裡特別平靜,卻是妾自己誦經時做不到,全賴太后佛心所賜;妾不敢當太后誇讚。”

太后笑起來:“你倒是個實心,雖然苦了半輩子,不過老天倒底是有眼。”此話也值得人深思。

柔妃奉承了兩句左右看看:“咦,紅鸞恭侍不這裡嗎?”

太后看向柔妃時候,太監公鴨嗓子又響了起來:“麗貴妃娘娘到”這讓太后輕輕嘆氣:“看來,今天晚上要麼哀家帶著滿宮妃嬪一起誦經,要麼就不用誦經了。”

麗妃剛剛向太后行禮還沒有站起來,就聽到太監公鴨嗓子不停響起,不多時殿上已經坐滿了妃嬪。

太子妃直到此時才知道她做了那麼蠢事情,原本可以悄悄做事情,現弄得宮中人皆知;她想以她名義賞賜宮人下去,那是千難萬難:她能想到這一點,就還沒有蠢到家。

她看向良嬪求救,希望良嬪現還有法子;可是她看到是良嬪無奈目光,以及緩緩搖動頭:太子妃現才知道她做了蠢事,卻已經太晚了;如果眾妃嬪趕來之前,她能不提及紅鸞親事並作罷此事,那麼眾妃嬪只能去想旁法子無法正大光明開口。

而且此時再想對太后隱瞞她們家族野心,也是不可能了;而太后家族,正是天朝除了皇家之外大家族之一,太后又怎麼肯眼睜睜看著太子妃家族成長起來,威脅到她家族呢?

迴天無力。良嬪只有這四個字對太子妃說。

不過眾妃嬪並沒有誰先開口提及紅鸞親事,所說無非都是些閒話罷了;正此時,御醫院送來奏章,說是皇帝病情已經好轉,大約靜養一到兩個月就可以完全康復了。

這是極大喜事,讓太后高興眼眶都紅了起來,連說:“賞,重重給哀家賞。”天下間沒有什麼比她兒子性命還寶貴。

眾妃嬪也都是極為高興,只有太子妃眼中閃過了一絲什麼,同殿上歡氣氛很不和;皇貴妃看到後微微皺起眉頭,因為她神色變化太子妃臉上、眼中那絲不各殿上氣氛神色,也落到了太后眼中。

這當然讓太后極為不,不過因為皇帝終於有了真正能好轉訊息,她也就沒有和太子妃計較。

良嬪卻恨得真想一掌打太子妃臉上,看能不能讓她清醒些:就算你急著做皇后,也不能太后面前露出失望來——皇帝也是太子妃父親孝道啊孝道,如果太后真要深究,現就能廢了她太子妃之位。

太后看著太子妃笑語:“沒有想到你提一提喜事,卻能給哀家帶來如此大喜訊,應該重重有賞才是。”

皇貴妃一旁湊趣兒道:“太后可不能太過偏心,太子妃有功那被議親紅鸞恭侍豈不是有功?您可要好好封賞紅鸞恭侍一番,不然就連妾也斷定太后您是厚此而薄了彼。”

現粉紅票是238張,再有2票就能加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