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宮日子過得並不是很艱難,皇帝雖然不待見他,可是先皇后時候對他還是有諸多照顧,宮中也因為先皇后賢明沒有哪個人敢明目張膽為難安皇子:該他有東西他都有。
再加上他自生母死掉後,被皇帝重罰過一次之後,性子一下子就由原來張揚變成現隨和,宮中從來不惹是生非,從來不和任何人爭什麼東西:只要是其它皇子們想要,就算是他心愛之物他也會雙手奉上。
多年來他就是這樣宮中生活,幾乎讓人遺忘了宮中還有位排行為四皇子;如果不是節慶日他必須要和眾皇子一起出現,就真得要被大多數宮中貴人忘掉他了。這樣一位從來不引人注目,近十年不曾與人爭執過一次皇子,今天為了紅鸞女侍幾乎要跪倒太后面前,而且還和太后為寵愛康王有了爭執。
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但是殿上眾妃人人都清楚安皇子確和康王、太子妃爭執:紅鸞他就是不放棄,就是和太子妃過不去了,而且康王明顯也是為了紅鸞而來;同時開罪兩位宮中炙手可熱實權之人,實是很不明智。
就算安皇子不是個聰明絕頂人,可是多年來宮中眾人都知道他不是個傻子,知道審時度勢、知道放棄那些遙不可及東西而保護自己,怎麼會是個傻子呢?可是今天他所為,實是有些太過蠢了。
尚宮沒有開口,她只是悄悄打量了一番安皇子,好像重認識他一般;當真是要重認識安皇子,如此毒計如果只是不傻怎麼能做得到?
太子妃也是針對紅鸞,可是她也不過是要把紅鸞趕出宮去,頂多是捏她掌心裡不時折磨一下紅鸞為樂罷了,沒有存心想要紅鸞命,至少眼下還沒有;可是安皇子不同,他自一進殿開口就要置紅鸞於死地。
尚宮只是不明白安皇子為什麼要如此對紅鸞,依紅鸞現情形,無論是眼前還是將來,紅鸞於皇子們來說都是無關緊要存啊;安皇子當真是沒有其它事情可做,才紅鸞身上浪費這麼多心思嗎?
就算是太子對紅鸞有些不同,就算是福王表現出了對紅鸞意思,可是依尚宮宮中多年經驗而談:女子於這些龍子們來說,連那把椅子一根腿都不如;對,就是如此。不管是太子還是福王,他們都是極為出色皇子絕不可能會為一個女子亂了心神,也絕不可能因為一個女子而讓他們放棄什麼。
安皇子所為,太讓人費解了。
那是因為尚宮不知道紅鸞做過好事,看看安皇子現還是面目全非臉,就知道當日紅鸞真得沒有吝嗇自己力氣;受此大辱安皇子怎麼可能會放過紅鸞呢。
尚宮看看太后,目光掃過康王心中微動:皇子還真是沒有簡單人啊,就連這個所有人當中魯直只知道揮拳頭王爺,居然也能有如此急智。
也因為康王急智,相信太后得到提醒後不會由安皇子擺佈了:就像她知道太子和福王對紅鸞有些不同,這一點看來安皇子也是知道;但是安皇子還是怕那兩位絕世聰明皇兄,不會直接向太后開口討要紅鸞,所以他還拖了康王進來。
他是想把水攪得越混越好,把紅鸞終身大事擺到眾人面前,讓太子和福王再也無法迴避,從而讓太子和福王離心離德,同時引得太后大怒而賜死紅鸞——皇家忌諱就是兒孫們為女子而起爭執。
如果真有那樣國色天香讓眾皇子動心女子,如果不是被皇帝看中收到了宮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而現皇帝病雖然有好轉但是卻還要靜養,再者紅鸞也不是那傾國傾城美人兒,到現還沒有見過皇帝,又如何會被皇帝收到後宮中?
也就是說,“引”得眾皇子相爭紅鸞,今天晚上只有死路一條:如果太子和福王看破了安皇子計策——這幾乎是肯定,那麼放棄相爭就只能看著安皇子把紅鸞收到身邊。
安皇子會如何待紅鸞那是不必問不必想,紅鸞性命丟掉前定會過得生不如死;而且安皇子還會不停用紅鸞試探、謀算太子和福王二人:安皇子是完全不介意今天晚上紅鸞會活命;因為紅鸞活下來話就只能從了他。
而且他還讓太子和太子妃今天晚上反目成仇,就算是太子不會立時發作但是他們夫妻自此之後只會相互提防、算計:這是他很樂意看到吧?
尚宮想明白安皇子所有心思之後,驚出了一身冷汗;低下頭飛思索著應該如何救紅鸞,她叫紅鸞到慈安宮來時,可沒有算到有這種變故。
無解。尚宮眼底深處閃過冰冷,想到了多年前那一幕,同樣也是無解她手袖中緊緊握住,好不容易才物色到一個可用之人,好不容易有希望可以解開先皇后死謎團,現眼睜睜又要放棄,一切要重頭再開始嗎?
多年來她重頭開始過不是一次,可是隨著歲月流逝她越來越不能接受重頭再來,因為她時間不多了:先皇后事情要查清楚需要時間,如果再重開始她們有那麼長命嗎?
這兩年裡尚宮總是感覺好像有些危險逼近,連尚勤也有這樣感覺,可是偏就是找不到具體人與事,讓她們防無可防,也不知道危險來自哪裡:那感覺只是宮中生活久了而生出本能。
只有一種可能,有人察覺到她們查事情;所以紅鸞幾乎是她們唯一機會,讓尚宮就這樣放棄掉如何能接受?而紅鸞此時還不知道慈安宮裡等著她,是隱暗處能要了她命危險。
紅鸞,現要到了吧?
現粉紅票是252張,再有8就能多加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