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是不必說全的,留下一半兒讓人去猜效果更好;比如眼下。
458章 意外的旨意
太后現在最心痛的、最傷心的、最在意的,莫過於是先帝的死了;此時往太后的傷口上撒鹽讓她痛得更重,傷得更厲害,那麼她定會更生氣。而李司工要得就是太后大怒、震怒,對,她是故意引太后往先帝死因不明上想的。
先帝可是明明要好了,卻突然死去,這不奇怪嗎?想到這裡她就佩服自己的主子五體投地,當時看不出用處的地方,在這種不經意的小小細處,就能要了人的性命且能有很大的用處。
皇帝,你以為登基是那麼容易的事兒嗎?你以為太后肯定以及一定的支援你嗎?所有的事情不到最後一刻就都有變數兒。
她的話不多,也沒有說出過份的話來,關鍵不在於她的話而在於太后會如何想,會想到多麼遠、多麼深;她並不擔心太后想得不遠、想得不深,就如她的主子同樣很放心一樣,太后在宮中生活多年,她想得會比任何人都深、都遠。
太后會想到卻和李司工沒有關係,她今天只是來請旨拿紅鸞的;而紅鸞恰恰是皇帝的人,而且手中還有皇帝所賜的,先皇后的遺物——相比起來,紅鸞早已經不是太后的人而是皇帝的人了,這一點相信太后只要用心很快就會確定的。
那麼到時候就不只是咒術的事情,也不只是紅鸞性命的事情,她及她的主子想要的更多;在先帝大喪完事之前,這場戲唱好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個時候,誰笑誰哭、誰坐著誰跪著還真得不太好說呢。
其實她在新帝靈前即位時就嘆息過,如果他沒有即位的話還會有活路的,就算是行止有限制但平安到老也不是不可能的:廢太子和廢帝相比,當然是後者更危險,更不能留著。
“邪術?”太后聽了之後微微皺起眉頭:“哀家倒是沒有聽說過,此事當真?”有些事情人總是會寧可信其有的,比如鬼怪等神秘的、說不清楚的事情。
李司工叩頭:“奴婢不知詳細,不敢答太后的話;只能說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為是偶然聽來,時日長久也記不得自何處聽來、又是何人說起的;不然倒可以為太后解惑的。”
“你敢欺瞞哀家?”太后柳眉倒豎,勃然而怒:“居然拿這種無根無底的話來哄哀家,你是何等居心?”她指著李司工:“你以為哀家如此好騙,是不是?來人,掌嘴。”太后居然說翻臉就翻臉了。
正是因為太后翻臉,李司工反而心頭暗喜,連忙叩頭求饒:“奴婢不敢,奴婢只是認為咒術之事極大,才不敢有一點隱瞞;雖然想不清楚根底,可是奴婢真得聽人說起過,當時只是以為奇事才記下了,並沒有太往心裡去;此時因為那血的事情才會記起,奴婢雖然只是猜測之言,卻並無任何其它的居心。”
“奴婢耿耿忠心可鑑日月啊,太后。”她喊冤喊得山響,叩頭叩得山響。
太后擺手揮退上來拉人的太監們,看著李司工又沉默起來;雖然她沒有說話,可是沒有讓人把李司工拖下去,就讓李司工明白自己的話有了作用,自然是忍不住的心中暗喜。
“你倒是好心思,是不是紅鸞和你有過節?你想借哀家的手哀家現在不和你算帳,但是你所言只要有一句是假的,你知道後果。”太后開口所說得並不可親,反而帶著股凜厲的殺機:“至於你最後一句話,不要給哀家吞吞吐吐的,有話就說清楚;哀家——,從來不喜歡猜事情,更討厭有人讓哀家猜她下半句話是。”
太后哪裡是那麼好對付的,三兩句話就把李司工逼到了死角處,說也得說、不說也得說;可是李司工她敢說嗎?她如果敢說出一個字來,就算事情當真如此,她又不是太后的心腹,皇家出弒父之事她豈能活命?
李司工倒底是宮中的老人兒:“是,太后。奴婢認為那紅鸞可能就是在練邪術,倒底實情如何就要捉到人後細問了。”她輕輕一句話推得乾乾淨淨,彷彿剛剛她不曾暗示過任何事情。
她知道她的目的並不是沒有達到,就是因為達到了太后才會如此的小心翼翼:否則她現在哪裡還有命在。
太后看她一眼,沉吟了良久:“你可是和紅鸞有過節?”對於李司工的避重就輕,她可是瞧得清清楚楚,豈能就這樣放過她。
李司工叩頭:“沒有,太后。說句心底的話,奴婢原本還對紅鸞的印像很好,很談得來;如果不是有憑有證奴婢也萬不敢相信紅鸞會做出那等事情來。”她完說頓了頓,好像有些代紅鸞可惜的樣子:“太后,此事要如何處置,還請您給奴婢個旨意。”
她認為火候差不多了,此時請旨去拿紅鸞,送到宮牢中自有她的自己人照顧紅鸞,在紅鸞嚥下最後一口氣前,定會招認所有的一切:其中所招認的事情,只怕就算是太后也要仔細應對才成。
太后把自己手上的指套取下來,然後拿著那指套很久之後才道:“這是你們先帝第一次送給哀家的壽禮,東西還在可是他人……”長嘆一聲她微微的合上眼睛:“此時死者為大,本不應該在大喪期間動任何干戈的,可是這樣的事情在宮中豈能容它?容下它也就是對你們先帝的不敬了。”
“尚儀;”太后睜開眼睛:“傳旨尚宮與宮正二人,讓她們放下所有其它的事情,在今天哀家就寢之前,哀家要知道所有的詳情。”她下旨讓人去究查此事,卻不是給李司工下旨,而是把此事交給了旁人。
此事不在李司工的算計內,按宮中慣例一事不煩二主,就是因為把事情交到她人之手,所知不多反而誤事;所以李司工認定是自己接旨去拿紅鸞,沒有想到太后把此事交給了尚宮——可是太后不相信她?
就算是不相信她,她又能如何?太后的旨意有她說三道四的餘地嗎?李司工只能安慰自己,事情倒底還是對她有利的,不管如何紅鸞是死定了,她安全就好;其它的,於她來說沒有自家的性命重要。
PS:《有鳳來儀》今天滿一百萬字,慶祝下。四個月一百多萬字,女人總算不負眾望一點點把這個‘孩子‘拉扯大了,同時感謝親們一貫的支援與鼓勵,希望親們能繼續鼓勵和支援女人,讓我們一同見證《有鳳來儀》將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