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91章 奪權 592章 打錯還是放錯

太皇太后看福王一眼:“你說得也是,也就是宮奴院的差事,讓她們過來稟知,相信由元華看著絕不會有錯漏的。”說到這裡她看一眼麗太貴妃,又看向福王:“說起來,你的年紀也不小是該成親了,大典之後你就可以去就藩了。”

就藩就要離開京城,不得旨意福王是絕不可以入京的;而且福王的藩地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去就藩的時候一道旨意就能把他發到西北苦寒之地去,到那裡不要說是養精蓄銳了,能好好的活著就不錯。

太皇太后此時提起就藩的話來是赤luo裸的威脅,她相信就算是皇帝和福王聯手了,皇帝也不會在就藩一事上助福王的:助福王就等於是給自己後背插上一刀,皇帝只要不是不想活了就絕不會讓福王去原封地就藩的。

雖然現在藩地裡不許鑄錢、不許招兵買馬,就連侍衛的數量也都是有限制、且還是由朝廷派去三年一輪換的;可到底是天高皇帝遠,能做出事情來就要看藩王的本事了:一百多年前的藩王之亂就是皇帝的前車之鏨。

紅鸞聽到太皇太后的話心裡嘆了一聲:果然是毒辣;皇帝和福王的聯手實在是薄弱的不堪一擊,在真正的生死利益關頭他們兄弟是誰也不會後退一步的,因為退後一步就意味著把後背交給了對方。

皇帝和福王豈會相信對方,怎麼會把要害放在對方的手上呢?所以太皇太后這番話肯定能封上福王的嘴巴。

她料對了。福王沉默了一會兒終究退後一步坐到康王的上首沒有再開口,他也沒有看向紅鸞;有些事情他是不能任性的,不能任著自己的心思來,搭上他自己的性命無所謂可是他卻不能不為母妃和弟弟著想,更不能不為他的外公一族著想。

不過眼前的退讓並不是福王完全的向太皇太后低頭,上官家的勢大在他父皇在位時就已經讓他的父皇很忌憚,可是那又是父皇的外祖家所以他的父皇並沒有下狠手、也不可能下狠手,只是讓那後位空懸了十幾年而已。

福王豈能再由著上官家坐大?這是其一,其二他也不能看著紅鸞落入太皇太后的手中,法子有得是並不需要次次的蠻幹;只是他依然對紅鸞有些愧疚。

麗太貴妃很欣慰也終於放下心來,知道她的兒子並沒有糊塗,知道是大事;至於紅鸞的下場她當然不在乎,只是饒有興趣的看向皇帝:沒有她兒子的支援,皇帝還敢和太皇太后對上嗎?

紅鸞合了閤眼睛,她並不指望著、也不希望皇帝此時再和太皇太后硬碰;太皇太后此時顯然已經怒極,她能威脅福王同樣也有對付皇帝的法子:她不用並不表示她沒有法子,紅鸞不想逼她對皇帝出手。

紅鸞還要報仇,還要在宮中活下去,能指望的人也唯有一個皇帝,豈能置他於險地?她心念電轉,只是著急:太子妃怎麼還沒有來?在這個宮裡,眼下能對付太皇太后的也只有太子妃。

“奴婢遵旨。”她一面叩頭下去一面道:“宮奴院的其它事情由元華良娣在當然沒有問題,不過那個咒術之事奴婢要回明太皇太后;”她不給太皇太后開口的機會直接說道:“此事牽涉有些過大,好像與承露殿有些關聯。”

現在扯起虎皮來做大旗吧,能威脅太皇太后的她也只有這麼一件事情。

太皇太后的臉色猛得大變,張口想要喝問可是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她想好一會兒才道:“嗯,宮奴院的事兒……”

“太子妃駕到——”在這個時候太子妃到了。她進殿先看看紅鸞又看看太皇太后和元華等人笑道:“好熱鬧啊,倒是我來得太晚了。”

她過去對太皇太后行禮坐到一旁:“怎麼了,我聽元華良娣的人說,紅鸞這丫頭勾引了皇帝?”她的話裡聽不出惱意來,可是依然讓紅鸞的心提了起來。

太子妃對紅鸞的不滿和敵意就是因為皇帝,現在得了元華傳遞的訊息,會如何發作紅鸞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情;不過顯然太子妃對元華也是恨之入骨,不然也不會把元華給她送信的事情說出來。

元華的臉色微微一變,真沒有想到這個愚蠢的太子妃居然把她使去人的事情說出來:宮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敵人——這句話在太子妃的身上根本沒有體現出來,她恨元華就是恨元華。

還有,她很奇怪太子妃是如何知道是自己使去的人;以太子妃的蠢來說,她不應該看得出來才對。

“你們看我做,太皇太后您是不是上火了,我看您的眼睛有些大且有很多紅絲,應該召御醫來請脈,可大意不得;我來晚了也不是有意的,太皇太后莫要見怪才是,因為有個小宮人在東宮裡胡言亂語,正被我捉到當然要好好的問一問了。”

太子妃根本不把太皇太后的怒意放在眼中,尤其是在得到皇帝暗暗遞過來的讚賞目光後,更為得意的道:“那個小宮人居然敢提及皇上,當即就讓人狠狠的拖下去打,打得半死之時她才說出來,原來是元華良娣的人;我一聽原來是打錯人了,就把那小宮人送到元華良娣那裡去了,才匆匆的趕過來。”

她沒有打錯人可是卻放錯人了;殿上的眾人人人在心中搖頭,這個太子妃真是無藥可救了。

元華皮笑肉不笑的道:“娘娘要教訓人自管教訓就是,我向來不會調教人,還要謝謝娘娘代我管教那幾個不成器的東西;”她看了一眼紅鸞:“娘娘寬坐還是莫要生氣的好,有話慢慢的說。”她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太子妃快快發作正主紅鸞,不要糾纏於太皇太后和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