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95章 空心簪 596章 再進一步

596章 再進一步

紅鸞聽得心頭一震知道太皇太后這是在懷疑那簪子,因為當初就是她和尚宮、尚儀等人捉住的李司工;如果當時她在李司工那裡拿了根簪子也是很平常的事兒,所以紅鸞嘴巴里說得那根簪子,有可能不是宮奴院的人揀來的。

的確不是揀來的,太皇太后還真是料對了;她倒是沒有想到太皇太后盛怒之後聽到承露殿,還能想到驗看那簪子,換句話說太皇太后已經極度的不相信她,承露殿的事情也就不可能交給她來做,這真得有點可惜。

她就是在打承露殿的主意,那座空空的宮殿沒有人進出,她沒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也不能偷偷的溜進去,因為犯不著冒那個險;可是她被人藏在那裡一次,而李司工的確進出過那裡,後來她細想總感覺那個承露殿除了皇家的隱秘外,應該還有其它見不得人的東西。

簪子嘛,是李司工給她的東西之一;不知道李司工當時是如何想的,還是說她的人弄錯了,反正那根簪子在李司工死後被紅鸞發現有古怪,開啟裡面卻沒有:簪子就是宮中的制式,但宮中的簪子絕不會是空心且能把簪頭拿下來的;這樣的東西絕不應該賞給她才對,可就是偏偏出現了。

紅鸞得的東西只是分門別類的放著,如果不是那簪子上李司工的閨名,她都不知道是誰賞給她的了;在太皇太后逼她太甚的時候,她就把簪子扯出來做遮掩,而太皇太后還真得就上當了。

她說簪子在宮奴院裡,尚儀就打發人去取卻被皇帝攔下了;皇上淡淡一笑:“讓他們去吧。”他隨意一指自己身邊的小太監:“你們兩個去吧,記得讓人給紅鸞正信帶件衣服過來。”他居然有這樣細膩的心思,讓元華的眼睛眯了起來。

皇帝不相信自己,太皇太后的臉色猛得一變,盯著皇帝道:“這是意思?”她是不可能放過紅鸞的,剛剛的話就是給皇帝個臉面;可是沒有想到皇帝還是如此不知進退,非要和她過不去。

“皇祖母的人伺候您就是極大的功勞,兒臣怎麼能讓她們去做這點子的瑣事?”皇帝笑得平靜,回視著太皇太后並沒有半點要回避的意思。

太皇太后的手握了起來:“你可知道在做?”她實在是氣壞了:“你要想清楚。”她這句話說得極輕可是卻帶著莫名的壓力,讓殿上之人都屏住了呼吸;沒有人不知道她是意思。

皇貴妃的臉色出現了驚容,她看看太皇太后開口勸皇帝:“皇上,太皇太后的鳳體要緊。”那意思就是要讓他退一步。

皇帝看著太皇太后平平靜靜的道:“孫兒當然想清楚了,皇祖母最知道孫兒的,孫兒不是想好了豈會亂來?”他看看殿上諸人又加了一句:“皇祖母的鳳體要緊,還是不要動怒的好;不過就是去宮奴院取點東西罷了,皇祖母願意使人去就使人去吧。”

他說完坐回了椅子,看向劉總管:“扶紅鸞起來吧,地上涼得很。”他就這樣擺明了要和太皇太后硬碰硬,不肯相讓一步。

太皇太后盯著皇帝眼中幾乎噴出火來,她剛剛說依了皇帝的意思就是給皇帝臺階下,也是給自己臺階下,同時暗示皇帝不要再過份了;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孫子比兒子更難對付,根本就不理會她的意思,就當著滿殿之上的宮妃們表明:紅鸞,他保定了

恨極的她已經動了廢帝的心思,目光裡的殺機隱現;她要得是個肯聽話的皇帝,而不是處處和她做對的皇帝;如果再由著皇帝胡鬧下去,上官家族就不會再是第一大世家,而她也就真得會成為一個無用的、養老的太皇太后。

皇帝迎著太皇太后的目光,平靜的回視著她,沒有畏懼也沒有驚慌,只有等待:等著太皇太后的話,等著她說出那句決裂的話來;他看著太皇太后的目光依然是孫輩的目光,依然有著對太皇太后的尊敬,但是卻沒有退縮。

太皇太后盯著皇帝半晌,深深的看著他的眼睛,彷彿要看到他的心底去;可是除了平靜的等待依然還是平靜的等待——皇帝在等她的決定,只要她說出某句話來,那麼她也就不再是皇帝的皇祖母了。

殿上的人不少都露出緊張的神色,人人幾乎都能聽到“嘭嘭”的心跳聲,只是卻不知道是自己的心跳得那麼急,還是身邊人的人心跳是那麼響了。

太皇太后明白皇帝的意思,看到了皇帝的鎮靜與絕決;半晌她終於收回目光:“皇帝既然使了人哀家也就不必再讓人去了;”她輕輕擺手:“宣尚宮。”

她退讓了。皇帝是個樣的人她是深知的,在宮中隱忍多年的太子,用盡了心計手段保全自己、並有自己的力量的太子:這樣的人如果不是有萬全的把握,又怎麼敢和自己如此說話?讓她相信皇帝會為了一個女子不顧天下、不顧性命、不顧那張最大的椅子,她是絕不肯相信的。

皇帝有準備可是她卻沒有準備,今天晚上的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所以她最終咬牙退讓了。

剛剛不過是幾句話的功夫,可是殿上之人在聽到太皇太后這句話時,才發現自己手心裡全是汗:那一霎間有多麼的危險他們最清楚——要廢帝那可不是太皇太后一句話就可以的,那絕對是場天大的浩劫;而他們卻要馬上做出決定跟在誰身後,選錯了死得可不是他們一個人而已,到時候就是滅門之禍。

只有麗妃有些微的失望,當然也有著極大的慶幸,知道皇帝有準備、有安排她們也要另外做些變動才對;不過就在皇帝和太皇太后對峙的時候,她認定是皇帝會退一步的,因為有那張椅子在,沒有誰會為了一個女子而冒那樣大的險。

但最後,卻是太皇太后退讓了,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皇帝欠身沒有半絲高興,眼中目光依然還是平平靜靜的:“是,皇祖母。”他輕輕擺手打發身後的小太監離開,看向太皇太后:“就如皇貴妃所言,您的鳳體最為要緊,太貴妃們也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也不能太過了操勞了;以後宮中的事情就交給月容吧,她有忙不過來的,不是還有元華、紫玄和纖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