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章 忘了本份
紅鸞一直在悄悄的看著兩位老王爺,當看到他們不時的交換眼神,那眼神中隱藏著無奈、後悔,還有去意時,在心中偷偷的笑了起來:兩位老王爺當真是人老成精,根本就不想插手任何事情,只想過他們逍遙快活的日子。而且,分明他們是在裝糊塗,對他們不想管得事情,他們就裝糊塗、和稀泥。
不過漸漸的,隨著太皇太后的話兩位老王爺的目光變了,他們的身子也漸漸的坐直,眼中慢慢出現了惱怒,眉頭也皺得緊了起來。
等到太皇太后說完,兩位老王爺看向皇帝:“皇叔祖年事已高只想著多過幾年舒服日子,宮裡的、朝中的事情我們管不了,也不想管;不是不把我們祖宗基業放在心上,實在是老糊塗了,怕多說一句話反而誤了大事對不起列祖列宗。不過,今天的事情,皇上你能不能對我們兩個說幾句?”
“等,說你老糊塗你就是老糊塗了,依我看這是兩件事兒,要先說哪一件為好?”另一位老王爺眯起眼睛來:“一件事情是這杯酒,皇帝給太皇太后的孝心是怎麼回事兒?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外朝的事情了,上官一族的事好像不是我們兩個老不死能摻和的,那是國之大事,我們已經老糊塗了,朝中大事自有皇帝有百官不用我們多嘴吧?無錯不少字”
老王爺都是打過很多滾過來的人,當即兩人就決定:“上官一族如何我們管不著,我們也不能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嘛。”他們只過問那杯酒——太皇太后是長輩,上官一族又不是謀逆,不管如何也不能由皇帝賜杯毒酒的。
太皇太后之所以哭訴委屈就是為上官一族,不想兩個老王爺三言兩語就把此事推掉了,上官家人的死活他們不在意。這是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哪裡肯放開:“皇叔父,上官一族予皇帝有天高地厚之恩,皇帝如此做讓天下臣民如何看皇帝……”
紅鸞還在擔心兩位老王爺的怒火,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對皇帝施加壓力,要知道把上官一族捉到大理寺可是皇帝用了極大的心力,由她在宮中誤導太皇太后,再逼得上官家鋌而走險才一舉畢功,如果此時放虎歸山前功盡棄不說,以後想再除掉上官一族會更難上十倍、百倍。
“住口”老王爺一掌擊在椅子背上:“這天下是我們天家的天下,皇帝是先帝立的太了,登基為帝是順天意而從民情;朝中不論是王公還是大臣,都應該遵先帝之旨意輔佐皇帝,力求富國而強民。保護皇帝、護佑皇帝那是臣子應為,皇帝不言功臣子有何臉面言功”
“盡本份的事情居然以恩人自居,上官一氏果然是可惡之極,只怕是早已經忘了他上官一族能有今日的榮華富貴,是得天家所賜他們體天恩,就應該忠心侍君報國,豈能拿著天家所賜給他的富貴,來要脅天家感恩,這簡直就是大大的不敬。”老王爺的眼睛瞪得老大:“皇帝只是把上官一家投入大理寺,沒有當卻問斬已是法外開恩,你還有不滿?”
另一位老王爺輕輕的哼一聲:“依上官家所為,說對皇帝有天高地厚之恩,就是死罪。”他們是皇家的人,他們流得是皇家人的血,豈會為上官家說話?而且現今的皇帝並沒有做錯,上官家的勢大有目共睹,拿掉它只會對朝廷有利,他們為要反對。
太皇太后愣在當場,不知道是被兩位從來沒有發過脾氣的老王爺嚇到了,還是不能救上官一族而傷心至死。過了好久她淚流滿面的叩頭:“上官家就是有千錯、萬錯,那……”她依然想再試一次。
老王爺擺手:“你休要多說,我們兩個是糊塗人,朝中的事情從來都沒有弄明白過;此事我們不會管,不會多說一句話,一切自有皇帝和百官們決定。上官家是不是會自此亡族,就要看上官家這些年來有沒有做積德之事。”
他們說完伸個懶腰站起來:“皇上,我們老糊塗的人,君前失儀絕非有心。”行完禮他們對視一眼:“只是過來討好酒的,也沒有其它的事情,以後皇帝多送好酒少送藥材的就好。沒事了,我們就走了啊。”
那杯毒酒的事情,他們好像完全忘記了。
皇帝起身相送:“皇叔祖難得來一趟,讓朕陪著用完膳再走不遲嘛。”他和兩位老王爺沒有交情,直到今天才知道他們是這樣性情的人,心中著實的歡喜是真得想和他們多親近。
兩位老王爺的目光向後閃了閃:“以後有得是時間,今天我們還是去福王家吧,我們想看人舞劍。”他們的暗示皇帝當然明白。
只是太皇太后卻不打算就這樣放過兩位老王爺:“上官一族就算是該死,那哀家面前這杯酒皇帝怎麼說,也是哀家該死嗎?”無錯不跳字。
兩位老王爺停下腳步看一眼皇帝轉過身來:“不就是一杯酒嘛,我們天天都喝酒……”他們又開始胡攪蠻纏不說理了。他們向來不喜歡太皇太后,在先帝的時候就縱容上官一族,致使上官家的人看到天家宗族的外支,鼻子都朝天的。
皇帝拉起老王爺的手來:“看來今天還是讓朕陪叔祖用膳的好,純貴妃那裡有好幾樣不錯的下酒菜,還有上好的美酒。先容朕向太皇太后賠罪,再陪叔祖去小飲幾杯。”
太皇太后卻完全不領情,她要得可不是賠罪二字:“哀家要長居佛堂,皇帝的賠罪二字哀家可擔不起。”她不要在佛堂中久居,要留在這慈寧宮中,如此才能為上官一族報仇雪恨;她定要把紅鸞碎屍萬段,才能報上官一族滅門之仇。
紅鸞上前一步:“太皇太后,皇上不過是要對您盡些孝心,您向來也是極疼皇上的,有些事情何必如此較真?不如由妾伺候您去佛堂吧。”
太皇太后一掌推開紅鸞:“賜給哀家毒酒一杯也叫盡孝?我朝以孝治天下,讓天下臣民看看當今天子的孝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