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就避開吧,避不開的時候皇帝也吩咐了:你讓她打幾下又能如何,她又不會要你的命。嘖,看來她是真得失了聖心,她的生死榮辱完全不在皇帝的眼中。
太皇太后這次長長的吸了口氣:“皇帝,祖宗的規矩……”
“太皇太后,祖宗規矩變了不少,還留著一些,只是不知道太皇太后要提及的是哪一條?”皇帝打斷了她的話,想以祖宗規矩壓他也不可能,他可是早就料到豈能沒有準備。
太皇太后實在是忍不住:“皇帝,你就如此偏寵純貴妃,不怕天下臣民們罵你嗎?祖宗的基業……”
“祖宗的基業現在很好。”皇帝再次打斷太皇太后的話:“今天的雪雖然大了些,可是朕的處置及時無幾人凍餓而死;俗語所說瑞雪兆豐年,這樣大的雪來年肯定少蟲害能有個好收成,百姓們能吃得飽自然會安心的過日子;邊境之上因為有韓大將軍前去巡視,蠻族的大軍早已經退散,安靜的很”
“至於秋雨遭災的地方,也有官員會在開春修堤結壩,沖積出來的大片土地,已經有官員來說,並沒有河沙之物,反而多是淤泥之肥土,以後幾年那裡不用施肥糧食也能長得極好;還有南方……”他滔滔不絕的說完後看向太皇太后:“祖宗留下的基業時刻都在孫兒的心中,一時不敢相忘。而朕平常也喜節儉,請太皇太后放心,孫兒定會開創一個盛世。”
他有著極大的雄心壯志,他要的不止是讓子民能吃飽,還要國富而民強,能讓四夷臣服於他的腳下。
太皇太后聽完依然瞪眼:“你是個明君時所為當然是為國為民的,可是昏君之道就是偏寵后妃……”
“太皇太后,後宮乃孫兒的家,這裡的每個人都是孫兒的家人、親人,朕親近哪一個也和國事無關。何況,朕做那些事情的時候,已經偏寵於鸞兒,可是孫兒自問沒有亂了國事,這等家事當然也難不到孫兒。”皇帝抻抻衣袖:“治國與治家同理,就是要親君子而遠小人。”
“孫兒認為不是不能親近人,而是要看朕親近的是什麼人。在朝中朕親近就是治國之能臣幹吏,在宮中朕親近都是有赤子之心,真正的賢良之婦。太皇太后,孫兒就算是偏寵了純貴妃,那也因為她是極好的人才能讓孫兒親近。”他說完看著紅鸞一笑:“費盡心思來接近朕的人,朕見多了。太皇太后,朕在登基前所過的日子,早已經教會朕如果辯人。”
“您不必為朕煩憂,朕相信朕不會看錯鸞兒。”皇帝說完對著太皇太后抱抱拳:“國事和家事朕分得極清,太皇太后應該很清楚才對。”
太皇太后的臉上微微有些變化,不過很快就不見了:“好吧,皇帝既然如此相信純貴妃,哀家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她看一眼紅鸞:“只是你要謹記皇上的恩遇,行事要謙卑些,不要太過張狂了。”
紅鸞躬身:“謹遵太皇太后教晦。除了嫻嬪之外,其它人妾定會謙卑應對。”
太皇太后的臉終於拉長:“如果哀家不許呢?”
“請太皇太后恕妾之罪。”紅鸞不肯相讓。
太皇太后瞪著紅鸞然後再看一眼皇帝:“好,哀家看你能張狂到什麼樣子。嫻嬪,你自今日開始隨哀家住在慈寧宮內,天天陪哀家到御花園裡走走,哀家要看看純貴妃怎麼見你一次打一次,怎麼來砸了哀家的慈寧宮。”
紅鸞咬牙看著太皇太后不語,只是倔倔的立在哪裡不動,眼中已經有淚花閃現,顯然太皇太后如此做讓她無法以再對嫻嬪如何了。
“太皇太后,那妾有幾事不明可不可以請您解惑?”她愣了半晌後忽然開口,也不等太皇太后答應就道:“太皇太后怎麼就料定妾會砸了清平宮的,妾如果不砸清平宮的話,那些贗品落入外命婦的眼中,會讓她們怎麼看嫻嬪,又怎麼看皇上?”
太皇太后招了嫻嬪到身邊看也不看紅鸞:“你的性子如何宮裡上下無人不知道,你會去砸清平宮不止是哀家一人如此想,宮中的人都會猜得到,有什麼可奇怪的?純貴妃,你如此不守宮中規矩,遲早是要吃大虧的,不要說哀家沒有教過你。”
紅鸞把嫻嬪送來的貼子摔在地上,雖然已經扯成幾快可是拼在一起依然能看清楚上面寫得字:“妾有身孕在身本就喜睡,昨天傷神之後不論妾如何想,今天也萬不會離開清露宮,因為妾要好好的調養一番,以免傷到龍胎。”
“如果不是這張貼子,妾今天根本不會來清平宮;就算妾身體好轉後會來砸清平宮,可是誰能猜到是在哪一日?太皇太后一點兒也不擔心被外命婦們看到想必是有把握妾今天動手似的,妾這個要砸清平宮的人都不及太皇太后清楚呢。”她說完就坐了回去,一副不願意多說的樣子。
太皇太后臉色有些泛白,看到皇帝狐疑的臉色後她不得不道:“純貴妃你在胡說些什麼,居然還對哀家不敬,你可知罪?”
紅鸞搖頭:“妾無罪,不知道太皇太后要問妾何罪?”她盯著太皇太后:“贗品放得如此有信心,除了太皇太后外再無第二人;況且如果今天我把那些贗品都砸碎了……”
“鸞兒!”皇帝突然出口打斷紅鸞的話斥她:“你是有身孕的人,還是好好的養胎為重。好了,此事朕說過你們不必管得,現在給朕回宮吧。”看到紅鸞眼中的委屈他又補了一句:“你到吃藥的時候了。”
最後一天了,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