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

林偉業擔心的問:“這麼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會不會影響村長的情緒啊?畢竟我們兩個外來戶,很多事必須依靠本地人。要不我自己想想辦法?”

“這你就不懂了,這和管理企業一樣,具體的事物,就交給下屬去解決,什麼事情都替他們考慮到,事必躬親,累死了也做不成什麼事。”

林偉業不懂企業管理,覺得夏天南說的有道理,嘿嘿幾聲,折回自己房裡畫圖紙去了,等機子實物到了再進行修改。

事實證明夏天南的理論是對的,第二天一早,譚山帶著一臺破舊的紡車回來了,後面還跟著譚二嫂。原來譚山讓譚二嫂出面,以自己紡紗織布為由去買的,只花了幾十文,賣的人家還很高興,畢竟這紡車值不了多少錢。

這是一臺中國古代典型的“紡縷”,《天工開物》中有記載,結構簡單,以木製成,事先把棉條在木杆上繞成筒狀,然後透過手搖腳踏把透過紡輪拉動錠子。

夏天南看到這紡車有點失望,這麼簡單的手工機器,再怎麼改,又怎麼改出引領工業革命的珍妮紡織機呢?他看向林偉業,“這玩意改珍妮機到底靠譜嗎?我能不能成為大明最早的工業資本家的希望就看你了。”

林偉業沒他這麼悲觀,笑呵呵地說:“東西方的紡紗機子有所區別,但基本原理大同小異,我看過珍妮機的模型,不比這紡車複雜多少,無非就是紡紗的錠子從橫著排列改成豎著排列,同樣一個紡輪可以帶動更多的錠子而已,給我找給好點的木匠,兩天之內我保證造出珍妮機。”

夏天南聞言大喜,吩咐譚山趕快去找個木匠。

接下來的兩天裡,夏天南吃不香睡不安,時不時去林偉業那邊轉轉,只見他帶著一個木匠對著一堆木架敲敲打打,看又看不懂,回到自己房裡又坐立不安,連譚二來稟報最近鹽場的銷售情況都沒什麼心思,勉強聽完就打發他回去。

譚二見他興致不高,還以為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心下惴惴不安——最近村長譚山被委派其他的事情,鹽場暫由他負責看著,主要任務就是盯著賣鹽,然後把收入情況報告給夏天南,他很看重這個臨時的差事。臨走到門口,才想起忘記了一件事沒稟報,轉回來小心翼翼地開口:“夏老爺,廣州來的張明禮又來買鹽了,而且有事想跟老爺商量”。

“買鹽按價錢買就是了,還有什麼事商量,我們鹽場可是價錢公道童叟無欺”,擺了擺手,正準備拒絕見面,覺得這麼對待客戶不妥,話到嘴邊又改了口,“也罷,等我忙完了再去見他。”

譚二連忙答應了,回鹽場傳話。

譚二走了不久,夏天南正想著是不是再去看看進展,門“呯”的一聲被推開了,林偉業帶著滿臉笑容走進來。

夏天南激動起來,“是不是得手了?”

“去你的,什麼得手了,說得跟泡妞一樣。應該叫技術攻關成功”,林偉業得意地招招手,“跟哥去看看吧”。

夏天南喜滋滋地跟著林偉業來到他房裡。這間臥房床都被移開了,整間房變成了一個木工房,到處是木材、刨花,正中央擺著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紡機,譚二嫂正在操作。

夏天南走進仔細端詳,這機子朝上方向是個“h”形架子,中間設定了十幾個錠子,紗線是與地面平行的,兩邊側面是“x”形的支架,右側的紡輪接近水平,譚二嫂搖動著紡輪,一次帶動十幾根紗線。

夏天南雖然不懂紡紗,但是昨天看見的紡車很明顯紡輪只能帶動一根紗線,而這臺珍妮機一次可以帶動8根左右的紗線,相當於一個人可以幹8個人的活,夏天南自然明白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使用珍妮機比傳統的家庭手工生産效率提高近十倍,成本直線下降,棉布在紡紗這個環節就秒殺了傳統的手工生産方式,意味著可以生産大量廉價的棉布佔領市場。

夏天南問道:“譚二嫂,這新機子紡出的紗怎麼樣?”

譚二嫂站起來回話道:“回夏老爺,新紡車紡出的紗很細很均勻,這種紗織出的布比老紡車的好很多。”

“幹得漂亮!”夏天南拍拍林偉業的肩膀。

<101nove.as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