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 擴張

夏天南做事直截了當,對大家說:“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們紡織廠織出的布,在廣州賣得很紅火,兩千匹布不到一個月就賣完了,賣得一千銀子。按照目前織布的速度,每月可有六千匹布,都賣掉就有三千兩,除去工人的飯錢和工錢,每月淨賺兩千多兩銀子問題不大。”

眾人嘩然,感情賣布比賣鹽還賺錢,這樣下來,一年豈不是兩三萬進賬?

劉全又喜又憂,喜的是新主子比舊主子更厲害,憂的是自己是被俘後投誠的,怕是比不上鹽場那些鹽腿子更受信任。

譚山等馬嫋村出身的人喜上眉梢,按照夏老爺的大方,給他做事的人好處肯定少不了。

符南英則很淡定,讓夏天南嘖嘖稱奇,一年幾萬兩銀子的進項,其他人都不淡定了,看人家少數民族姑娘,境界就是不一樣。

沒等他感慨完少數民族人民視金錢如糞土的節操,南英姑娘用她清脆動聽的聲音好奇地問道:“漢人老爺,兩千兩是多少錢,能買多少斤鹽巴,多少把鐵器?”

眾人聞言目瞪口呆,夏天南更是一個踉蹌差點摔倒,感情南英姑娘不是視金錢如糞土,而是根本不知道銀兩的價值。

也難怪,黎族與漢族交易至今多為以物易物,很少用銀錢交易,除了頭人,符南英這樣的普通黎民平時根本沒見過銀子。

擦了擦額頭的汗,夏天南無視了好奇寶寶的問題,通報了紡織廠目前的難題——工人。

“每月六千匹能賣三千兩,那麼每月一萬匹呢,兩萬匹呢?我不說你們也知道,賺的更多。可是,紡車和織機是需要人去操作的,棉花自己不能變成布。而要想織出更多布,就要加工人,問題我們上哪去找工人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吭聲。

夏天南拍了拍腦袋,忘記了自己現在面對的是一群17世紀的古人,而不是舊時空的部門主管,他們習慣了服從和聽從,尤其是馬嫋村的幾個鹽丁出身的村民。

他伸出一根手指:“誰能說出一個靠譜的點子,經驗證可行的,獎勵白銀十兩。”

話語一出,眾人雙眼放光,尤其是譚山,眼珠都快鼓出來了,嘴皮子上下一碰就有十兩,錢也來的太輕鬆了。

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向夏天南確認:“老爺,此話當真,出個主意就有十兩?”

“本老爺說是就是,前提是你的主意得靠譜,不是瞎嚷嚷就能矇混過關的。”

在高額獎金的刺激下,眾人都絞盡腦汁想起了辦法,尤其是劉全,除了獎金的誘惑,對他而言這更是一個提高自己在這個小團體中地位的大好機會。

譚山首先發言,他試探著說:“要不我們請官府出面,招貼告示,在臨高縣城招工,有了官府的名義,來做工的人也少些擔心和顧慮。”

林偉業發問:“官府如何肯幫我們忙?”

“有錢能使鬼推磨,使銀子就行。”譚山有了跟夏天南行賄的經歷,對這個方法輕車熟路,他也想通了,反正送給官府的銀子不是他掏腰包。

夏天南不置可否,只是點評了一句:“思路不錯,其他人呢,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劉全踴躍發言:“老爺,臨高縣城總共那麼點人,其中男子、老人、小孩佔了多半,女子除去年紀太大的,剩下的本就不多,其中善於紡紗織布的更是少之又少,更何況她們也比不過老爺招來的黎人針線嫻熟,就算招來了,作為本地人,家中有牽掛,三天兩頭往家裡跑,沒法全心全意做工。”

夏天南越來越覺得這個劉全有點頭腦了,從發現布匹的優勢,到對臨高招工的分析,體現出了他善於觀察細節、考慮問題周到的特點。他點頭示意鼓勵:“那你說說,有何好的辦法?”

劉全看到發言被重視,信心更足:“我覺得,黎人女工技藝嫻熟,可以增加人數,一個寨子人不夠就找其他寨子,只要有足夠的好處,不怕那些土官不同意。馬嫋村的女工雖然很聽老爺的話,但是人數有限。除了這兩類人,接下來招工就得簽絕契,只有簽了絕契的才能安心給老爺做工。”

夏天南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黎族女工單純好管理,而且價錢便宜,是個很好的工人來源,馬嫋村的女工雖然聽話,但是馬嫋村總共才那麼多人。至於他說的第三種工人,有點沒明白,於是不恥下問:“簽絕契是什麼意思?”

雖然驚詫這麼精明能幹的主子為什麼不明白絕契的意思,但劉全沒有表露出絲毫詫異,回答道:“所謂絕契,其實就是賣身為奴婢。”

原來如此,這倒是個很好的工人來源。急於擴大生産的資本家同志無暇顧及明代的人權問題,直接問:“哪裡可以找到這麼多肯簽絕契的人?”

“回老爺,但凡有口飯吃,誰又願意給人為奴為婢呢?想要找這樣的人,只有去人市,那些遭災的難民,只要有飯吃叫他幹什麼都行。不過瓊州沒有人市,得去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