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郡的百姓也會定期和商船上的秦人,交易除了海鮮外的生活所需。
可以說都是暴利的。
趙勝同樣擔心,大秦崛起吃貨帝國,在大量捕魚下,造成嚴重的生態平衡。
於是乎,趙勝限制了各個郡的捕魚數量。
至於,每一個漁民,每一日能夠捕多少的魚。
趙勝並沒有給嚴格的限制。
而這個工作,則就交給了郡令。
而郡令應當根據設定的捕魚量,從而限制了漁民。
要是捕魚多了,則會被罰款。
得不嘗失,相信秦人們同樣不希望如此吧。
而為了避免罰款的情況出現,大小不滿足的多少的魚類,則要丟回海中。
只捕大小合格的魚類。
而且郡令,大多鼓勵自行養殖,亦或者遠洋捕魚。
關於這幾點,其實就是連琅琊郡的郡令都不是特別能夠理解。
至於生態平衡之類的話術,更是令郡令聽不懂。
郡令都聽不懂,至於那些漁民們,就更聽不懂了。
但這畢竟是太子殿下所出的決策,正因如此,那些漁民們,大多還是聽從太子殿下的決策。
畢竟太子殿下趙勝,沒有將漁民們的活路給斷了。
就算是在限制之下,漁民們同樣能夠賺得到!
沒必要為了多捕一下魚,又或者是為了多掙點錢,從而違抗了秦律。
……
秦王宮內。
趙勝則在批閱奏摺,則剛好有扶桑郡的第一封奏摺。
趙勝對於扶桑郡的奏摺多了點興趣,於是乎,輕輕捏起扶桑郡的奏摺。
將其攤開,放在眼前。
其奏摺上的大致內容,趙勝只是幾眼便能夠看出。
在扶桑郡的漁民們,發現了扶桑所富含的礦業。
趙勝的眼前一亮,同時起詔,打算讓扶桑郡的百姓們開始開採礦業。
扶桑的礦業興起,便與大秦的繼續發展。
……
西域!
大秦水師可能還尚未抵達歐洲。
但只要一旦抵達歐洲,就會對歐洲的蠻夷狂轟濫炸。
自從大秦水師三年前的第一仗打響後,大秦水師造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打響第二場戰役了。
對於歐洲的羅馬與迦太基,大秦水師恨不得能夠儘快的投入戰場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