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查監控找書稿

第13章查監控找書稿

在去牛城之前,李葒認為有一件緊迫的事必須完成,那就是到保安室去檢視監控。昨天她去過一次,無奈當時停電,再在另外的時間卻又忘了那茬,此時記起來後就不停地告訴自己:查監控、查監控、查監控。

刑警大隊那裡,分析密信,基本上就和她李葒分析的差不多,指紋方面張局也告訴她了,沒有可以配對的。那由此就說明,這個人不但沒有犯罪記錄,而且絕對是深居簡出,幾十年里根本沒有留過指紋在公安部門的資料庫裡。

接下來,就只有寄希望於監控了。因為信是不可能飛進她的房間的,是絕對知道她李葒的住地偷偷塞進家的;或者,是指使他人將信偷偷投送到房間。總之,它必須有一個人在她的房門前出現過。

李葒發現密信的時間是前天的中午十二點半,在十二點半前到前一天的晚上的十點半後,這就是她需要檢視的時間。因為她前一天的晚上十點半回到家,當時地上並沒有任何東西,她的房間門裡門外都有感應燈,一旦開門,感應燈很亮,地上看得清清楚楚。

此時是第三天的下午兩點半。保安室值班的正好是跟她比較熟的阿鵬。

阿鵬曾給她的房間裝過燈泡。阿鵬和他的家裡人也都是小區的業主。曾經維權跟物業公司鬧矛盾,大家不知如何對付物業時,是阿鵬向業主委員會推薦李葒參與。

後來,因李葒的參與,維權真的勝利。因此大家都感謝李葒,尤其是阿鵬。

阿鵬現在見李記者要查監控,自然樂意幫忙,便在電腦上查詢。

發生的時間就在一天前,調看很容易。

其實,在翻看的過程中,阿鵬就笑著說,我知道誰去過你家,查都不用查,是你姐,就是經常給你送好吃的那個阿姨。她有一次還給過我一個榴蓮,我對你姐印象深刻,很好的阿姨。而且,她現在也去了,正在家等你呢!

說著,影片就調出來了,是前天上午的九點多一點。那時,李葒正在睡覺。芳芳姐還開了門,從開門到出門只有十三分鐘,大概就在房間上了個廁所,要不她幹什麼呢?也沒有叫醒李葒。

並且生疑的地方還有一點:從不空手進李葒房間的她,這次除了手中的小提包,什麼也沒帶。

但監控影片繼續往前往後翻看,還發現有人深夜一點,在她房門外停留過,這個人既戴著帽子,也戴著眼鏡,而且把帽簷拉得很低,顯然是躲避人群。更奇怪的是,在進大門前後兩個小時的時間段內,卻並沒有發現他的蹤影。

李葒複製下帽子男的影片,準備提供給警方。芳芳姐的則顯然不需要,她回家向她隨便問兩句就是。

李葒便急急忙忙趕到家。果然,芳芳姐在等她。

但這次等,不像以往,似乎有事發生,李葒就變得謹慎起來,與芳芳姐打了招呼後,就趕緊走到臥室去收拾行李,可卻被芳芳姐喊住了,還挑釁地朝她揚了揚手中的身份證。

李葒這才明白,有事發生原來是這樣一件事:她來阻止她去牛城,扣押了她的身份證。

接著,芳芳姐打通了李葒老爸的電話,準確地說,是老爸病床邊的外公給李葒來了微信電話。

老爸已經呼吸困難,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但在微信影片內,使勁朝女兒擺手,外公便在身邊翻譯:“你爸不要你來,千萬不要來!把票退了,不要來啊!霍亂如果傳染給你了,全家都得死!”

李葒已經哭成一個淚人了,她抱住了身邊的芳芳姐。

兩人此時真的如貶義詞中的那句——如喪考妣,哭得抱成一團。

不知過去了多久,兩人止住了哭泣,李葒這會也想通了,覺得要對爸爸媽媽負責,自己確實不能任性,便主動在手機上操作,退了票,心說死心等待著老爸的駕鶴西去。

鬱悶好一會,才問後媽:“芳芳姐,我媽是不是有一部書稿,名字叫《饕餮》?”李葒問得比較謹慎,她覺得書稿可以這樣直白地問,而密信的事好像複雜些。再說,芳芳姐到自己家來,是很正常不過的事,而那個鬼鬼祟祟的帽子男,才應該是她懷疑的物件。

“有。”芳芳正在給李葒泡柚子茶,在客廳的另一角落回答。

李葒接過愛心柚子茶,輕聲說著“謝謝”,等待著下文。

芳芳坐下,有點憂心忡忡,邊回憶邊說:“饕餮——你說的是兩個好難認的字吧?上下結構,底下都有一個食字的。高老師在世的時候,我幫她整理過,還讀過幾章節,看起來是小說,但又像是記錄生活中的人。”

“那應該是紀實文學吧?”

沈芳芳卻搖頭:“也不像,用的是化名。”停下時,眉頭緊蹙,聲音越來越小:“可高老師遇害後,電腦就不見了呀!u盤也找不到了,我自己行李箱裡的u盤都不見了。”

李葒有些不明白,問:“你的u盤也存了這部書稿嗎?”

“是啊。我幫高老師校稿,她的每一部書稿和文章我都會有,因為我要拿著列印。我記得清清楚楚,列印《饕餮》時,我還是臨時查字典的,要不不認得這兩個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中有什麼特別的內容?讓你記憶深刻?”

“是比喻一個樑上君子的大盜,貪得無厭。對了,這部書稿本要去列印,也傳送到我u盤裡了。高老師臨時改變主意,說這個還是保密,低調點,不能到外面店子去列印,就發給了甄誠記者,讓我專門去報社拿。”

李葒驚訝:“發給了甄記者?後來你去拿了嗎?”

“是啊,發給他了,我也當然得去拿。那天出門買菜,我就彎了一彎,去了報社大樓。反正報社也不遠。”

確實不遠,李家的老房子在菠蘿蜜小區,菠蘿蜜小區挨著荔枝公園,貓城南方特區報社大樓就在荔枝公園的一個角上。李葒結婚前住在爸媽的家裡,除了便於蹭飯外,還因為到報社上班近,不需要坐車,從荔枝公園的東邊穿過,到達荔枝公園的西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