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章 沈發才證言

第56章沈發才證言

沈發才一生並沒有發財,倒是他的侄子沈紫,年薪幾百萬,還擁有牛城長江集團的股份,委實算得上是發了財的人。

韓風見到沈發才時,他正坐在家中的陽臺上讀報,韓風想,這人世,始終有一些人,堅守著某塊陣地。就比如這讀報,目前還有幾人?人手一部手機,手機上比報紙豐富的東西多了去了,誰還讀一張報紙?而國家呢?似乎很為沈發才這樣的官員感動,天天把報紙印出來送給他這樣一兩個人讀,就如同當年袁世凱的公子,專門編輯、印刷一份報紙給他的老爹看一樣。

見有客人要見他,沈發才很敏感,腳步一崴一崴地從陽臺快速到客廳,瞪大眼睛看著來人,嘴也歪斜著一點不嫌吃力地詢問著客人,雖然客人聽出他的意思很費力,但他還是要說,學習說話的熱情仿如一兩歲的孩子。

也難怪,沈副局長他自中風後,就沒有幾個人跟他說過話,連兒子都不怎麼理他,他於是太孤單了,報紙顯然也無法解決這個人類的難題。不過現在有人來訪,那是讓他百般高興的事情。

坐好後,韓風警官開言:

“沈局長好,我是刑警韓風,旁邊是我的助手汪天力,今天特意來拜訪您,想您回憶一下,當年您是看見還是聽見有人要以寫書的方式,揭露牛城長江公司梁偉達的醜行?不知是否還記得這回事?”

沈發才點頭。

“這個寫書的人是誰?能告訴我們嗎?”

沈發才這時卻是搖頭,然後歪著嘴說:“不認識,是女的,女的。”

韓風有些吃驚,忙問:“女記者嗎?還是作協的女作家?”

沈發才艱難地發出聲音。“不是,不是本市的,是外地女人。”

外地人?韓風有點著急,說:“那您能給我講講經過嗎?你在哪裡看見,還是聽哪個人說起過這件事?”

沈發才便講了。

以下,韓風根據沈發才所講,整理內容如下:

十六年前,我在第一公民醫院住院,主治醫師是梁偉達的愛人楊捷醫師。一天,楊醫師帶著醫生、護士在我的病房查房,這時一個護士跑過來說,有個記者要找她瞭解情況,瞭解她老公,瞭解她哥哥和她老公的公司。並說,她是受楊醫師的哥哥楊敏的邀請,前來了解情況的。

剛開始,楊醫師不準備見女記者,但當聽說女記者是她哥哥介紹來的後,就說見一見吧。她們見面,可能考慮到醫院沒地方可去,便臨時約在我的病房裡將就。說老實話,我當時住的是幹部房,場地比較大,而裡面只有我一個病號,楊醫師跟我打個招呼,徵得我的同意後,便對護士說,就在這裡,你讓女記者進來吧。

我的病房有客廳,客廳裡還有沙發和茶座。女記者進來後就坐在沙發上,楊醫師在那裡接受了她的採訪。

我在病床上,動不得,但聽得清楚她們說話。從她們的交談中,我聽出一點門道,原來她們之間是不認識的,而且起初說話還互相攻擊,不是那麼客氣,只差沒有吵起來。但說到楊敏,應該是楊醫師的哥哥時,楊醫師就基本上軟下來了,最後達成了共識,兩人說話都比之前客氣。

但其實楊醫師也沒跟來人講什麼,很多事情楊醫師都說不知道。我在稅務局是做稽查工作的,對人性的分析還是懂得一些的。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來人是要了解楊醫師的哥哥楊敏投資給妹夫梁偉達幾十萬後,公司具體的盈虧以及每一次年底算賬時梁偉達的態度,對於楊醫師來說,一邊是自己的哥哥,一邊是自己的老公,在沒有離婚前,或者說兩人的感情沒有破裂前,你要她怎麼說呢?所以,她即便知道,只要認為對自己不利,就回答說不知道。

從楊醫師的工作性質也看得出,她可能真的不知道老公經營上太多的東西,她唯一能證明的,是哥哥曾經確實出資,也確實有一些爭議,而其他就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了。外地來的那個記者也好,作家也好,我認為也夠為難她的。她真要了解具體的情況,只能從楊敏本人身上獲得,或者,再從其他渠道和途徑去尋找答案。要不,記者就無法寫出什麼東西,即便寫成了,也是小說一樣虛構出來的故事,說明不了什麼。

“那後來寫了嗎?”

沈發才不拒絕任何話題,回答說:“兩年後我們查牛城長江公司的偷稅漏稅問題,我專門去找過楊醫師的哥哥楊敏,他當時在廣州,現在出國了。據他講,書稿確實寫了。”

韓風:“您看了書稿嗎?”

沈發才有些遺憾:“沒有。後來我們討論,即便看到書稿了,也不能當作證據,就沒有再去找書稿了。”

韓風:“那應該知道是請了誰寫的吧?”

沈發才:“楊敏只告訴我是貓城報社的一個女記者。其他的他沒有說,也不願意說。”

問到這裡,關於書稿的事,韓風想,也只能到這裡了,其他的讓貓城勞警官他們去查,自己則需要再瞭解一下沈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