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章生辰

轉眼過了一個月,九月十五,正是鄉試放榜的日子。

中舉榜單經由州府衙門張貼於琴樓後,立馬圍起了厚厚的人牆。

榜上留名中舉歡呼的有之,名落孫山失魂落魄者有之,十年寒窗一朝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

奉高府尹之命負責維持治安的範霖看著那些從人牆裡擠出來的落第學子,同情的搖了搖頭,對身邊周舟說道:“這一朝落第,下一次若想再考,還得等三年吧?可萬一三年後還是考不上呢?總不能再等個三年吧,這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年可以揮霍啊?”

“話雖如此,可你也不想想,寒門士子們除了讀書還能有其他出路麼?”周舟不無感慨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不是讀書的料,一看到那些書我就頭疼,要我真能讀下去,我爹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我讀書考科舉,一旦考上了,那就是人上人,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

範霖也是屬於一看書就犯暈的那種,從小到大,他就喜歡舞槍弄棒,沒當上捕快之前,他也有著雄心壯志,尋思著自己文的不行,就走武的,將來考個武狀元,同樣能光耀門楣。可他後來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他這點兒三腳貓功夫,也就只能勉強前當個捕快抓抓小毛賊,真要上了武舉擂臺,那是分分鐘被幹掉的事兒。

約莫半個時辰後,琴樓周邊看放榜的人才漸漸散了去,周舟和範霖以及幾個衙差兄弟這才準備收工回衙門。

近來自宋大業的案子完結後,遼東府各個縣鎮都平安和順,高府尹也很是高興,畢竟他明年就要致仕,也希望在任的最後一年轄下百姓安居樂業,太平昌盛,給他四十餘年來的官途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下午衙門無事,程安玖早早就收拾好準備回家,因為這一天是文哥兒和武哥兒的生辰。

程安玖自然不知道倆包子生辰的日子,還是趙媽媽九月初的時候無意中提起來一次,她留了心,記下來的。

程安玖前幾天特意量了倆孩子的尺寸,下衙後跑了一趟東市的布行,扯了兩塊布,打算給倆兒子各做身新衣裳。

孩子們長得快,趙媽媽說去年裁的衣裳今年放下了袖口和褲腳,都顯得短了些,程安玖就想著天氣漸漸涼了,腳脖子露在外面,容易凍著關節,大人不添置衣裳無所謂,小孩子卻是不能受委屈的。

不過畢竟程安玖不是這個年代的女子,裁剪和針線功夫,她當真是拿不出手的,好在馮勇說他的妻子宋玉梅是個心靈手巧的,針腳功夫特別細膩,自告奮勇的跟程安玖說把布料和尺寸交給他媳婦兒就行。

程安玖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可見著了宋玉梅本人,才發現這個嫂子可真是個賢惠善良好說話的,這才從善如流,麻煩人家。

從衙門出來後,程安玖去了趟東市肉菜市場,買一些肉和菜準備晚上包餃子。

雖然遼東府的消費水平並不高,但程安玖目前只有當捕快這一份收入,平素除了給兒子們買吃的補充營養外,也不敢大手大腳的花錢,她有想過要用自己在現代學到的手藝開源,可在衙門司職,家中又無人手幫忙,實在是分身乏術。

從東市回來後,她順帶去了趟馮勇家。

宋玉梅正在院子裡喂雞,看到來人是程安玖,立馬開啟院門將她迎進去。

“玖娘是來取衣裳的吧?我昨個兒就做好了,原想著給你送過去,但後來思忖著這是你給文哥兒和武哥兒的禮物,你這當孃的親自送更好,就沒有送過去!”宋玉梅含著淺笑說道。

程安玖感念她的體貼,忙道了謝。

宋玉梅就把裝著玉米粒子的簸箕往柴堆上一擱,轉身進了屋,很快便取了個小包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