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新婚,今日倒也不須講官來講學。但高拱與裕王非比尋常,今日才早早的入府拜見。裕王令人請了高拱入書房,自己則是換了一身赤色盤領窄袖長袍,邊上繡雲紋,衣袍前後則綴以織金龍紋。他已行過冠禮,此時頭戴保和冠,冠後為一面四山型扇,因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眼望去英氣勃然,端得是個少見的俊秀郎君。
高拱素知自家王爺秉性,見他神色裡帶了幾分難言的喜色,雙眼都是亮沉沉的,便知那王妃極合他心意,想來這對小夫妻昨日想來很是融洽。常言道“修身齊家平天下”,內宅安穩了,外事才能順利。他在裕王身上寄望極高,很有幾分真心,此時心中乃是十分的寬慰,不由摸著鬍子笑道:“見殿下精神大好,臣也放心了。”
裕王少年面薄,聞言面紅,更顯得眉目俊秀:“是本王叫高師傅費心了。”
高拱笑看了幾眼,打趣了幾句,隨即方才肅容說起正事:“殿下可知,今日朝中出了件大事?”
裕王還滿心沉浸在昨夜旖旎之中,聞言微怔,許久方道:“不知師傅說的是哪件事?”
“今日有人上折彈劾首輔大人,歷數首輔‘五奸十大罪’。”
因為首輔嚴嵩暗交景王,裕王與他本就關係疏遠冷淡,此時聞言幾乎有歡呼雀躍之意,但他瞥見高拱嚴肅的神色,終於還是收斂了面上幸災樂禍的神情,開口問道:“不知是哪位大人,竟行如此之舉?”嚴嵩強勢已久,朝中黨羽遍佈,便連次輔徐階都是垂首帖耳,倒是不知現下居然還出了一個敢彈劾他的人。
高拱緩緩道:“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仲芳。”
“您是說楊繼盛?!”裕王驚撥出聲,滿面詫異,“此人乃是嚴首輔親自提拔,怎地會如此?”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可是個肥差,沒有嚴嵩點頭一般人還當不上呢。
仲芳,乃是楊繼盛的字。
高拱點點頭,面色微沉,顯出幾分複雜顏色來:“首輔大人素恨咸寧侯仇鸞,因此人與仇鸞有仇又曾攻訐他,故而才抬手提拔,以示己恩。哪裡知道那楊仲芳性孤拐,一心為國,上任方才幾日,便寫了彈劾的摺子。而且,還是是死劾。如今,首輔現今已是氣急了,當即就請了旨,讓人打斷了腿,投入獄中!”
文死諫,武死戰。千古不變之理。這是為人臣子最後一根脊樑。
死劾可不是一般的彈劾,這是拿命來賭,上摺子的人的潛臺詞就是“如有半字虛言,願以命償”。簡直沾著自己的血,拿著渾身最硬的骨頭當筆來寫摺子。縱是嚴嵩,遇上這麼一個人,羞惱之下怕也有幾分驚懼。
裕王隨即又生疑慮:“父皇如今正在西苑修煉,不見外人,首輔怎地這麼快就請來了旨?”
“那,自然是有首輔大人自己的法子。”高拱摸了摸鬍子,意味深長的道。
遲鈍如裕王,此時也明白過來了:嚴嵩恐怕是假傳聖旨,只是聖心在他,自然是遂了他的心思。
首輔嚴嵩權重若此且又私交景王,哪怕是裕王也不由心生出幾分驚惶之意。他吶吶道:“既如此,想來楊繼盛怕是命不久矣了......”
高拱搖頭,意味深長的道:“這倒也未必,那楊仲芳不僅是次輔徐大人的學生,再者,首輔那邊還有煩心事呢。”
裕王聞言微怔,既感慨楊繼盛的孤勇又疑惑:真不知如今京中還有何人能與嚴家抗衡?只是,他亦是心知高拱的意思:既然嚴嵩已然交好景王,敵人的敵人便是自己的友黨。
高拱抬手指了指外頭的李樹和邊上的樹下的黑狗,似有所指,倒是再沒有開口,只是躬身禮道:“臣此來也是給殿下提個醒,如今京中風雨驟起,還望殿下萬事小心。”
裕王親自送了高拱出門,回屋時還是若有所思:也不知高拱適才指的是何人。
他這一琢磨,就到了午膳時候。
李清漪一貫會照顧人,在家的時候照顧母親和妹妹,三妹李清容背地裡還偷偷叫她“管家婆”。如今到了裕王府做了裕王妃,自然是順理成章的把照顧裕王的事情給接了下來。還未到午膳,她就先擱下了沒看完的賬本,拿了裕王往日的食單過眼,倒也沒有叫廚下如何鋪張,只是令人簡單做了幾個菜。
添了一道裕王喜歡的蔥爆牛肉,想了想又加了一碗滋補暖胃的火腿蓮藕湯。
因下廚的乃是宮裡出來的,很有幾手。牛肉不同豬肉,需要逆切,一片片薄厚得當,醃得入味後用旺火爆炒,既不過生也不過熟,以碧綠蔥絲點綴,澆以秘製芡汁,盛在瓷盤裡,色香味俱全,實是令人食指大動。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她與裕王對面而坐,抬眼看見裕王神態茫茫,好似有些食不知味,於是便額外關切的開口問了一句:“王爺可有煩心事?”
裕王看著她關切的目光,心中一暖,稍作思索便把事情道了個清楚。
李清漪聞言卻是笑出聲來:“高師傅倒是會打啞謎。”她本就生得眉目如畫,一笑之下華光灼人,裕王心頭急跳,頓時看呆了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裕王被她笑得面紅,輕聲應道:“師傅大約是考校本王,故而如此。”
李清漪伸手拾起筷子,親自替裕王佈菜,口上道:“正好,我最會猜謎。”她頓了頓,抬目看著裕王,微微含笑,明眸皓齒,“李樹黑犬,說得不正是李默李大人?”
裕王見她容色殊麗,紅唇潤澤,吐字猶如珠玉,清脆悅耳,心中實在歡喜極了,只得掩飾的低了頭:“李默前年就被罷官為民,這時候怕是使不上力吧?”
李清漪思忖片刻,方才應道:“陸大都督素來視李大人為師,為他上下打點,那繼任的萬鏜又不堪大用。高師傅此來,怕是要提醒殿下——李大人很快就要起復,殿下或可交好。”